5月16日,陽山縣委書記鄧菲率隊到七拱鎮就推進縣重點項目建設及“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引進綠色環保、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打造具備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當天,鄧菲一行先后來到位于七拱鎮的陽山縣(七拱)產業園、廣東省斯利富新材料有限公司、陽山縣美居建材有限公司、清遠市偉來塑料原料有限公司,深入產業園區及企業一線,實地察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用地、用工等情況,隨后來到七拱鎮西連村、龍脊村,聽取“百千萬工程”工作開展情況。

面對面支招,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鄧菲強調,要堅持制造業當家,創新體制機制,科學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加強產業園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建設檔次和項目產業承載能力,用好空間規劃成果,進一步引進綠色環保、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力打造具備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鏈條抓好產業項目的謀劃、招引、落地。要聚焦企業項目,加強協同聯動,主動靠前服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用足用好各項扶持政策,搶抓機遇謀項目,助力企業紓困解難,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要堅持“安全、環保、效益”三條底線,加大員工安全教育力度,落實重點環節、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措施,抓細、抓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村集體收入一年有多少?主要來源是哪幾種?”在西連村、龍脊村,鄧菲與村委會主要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來源、產業謀劃發展等具體情況,深入分析當前鄉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鄧菲強調,要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從實際出發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做大做強清遠絲苗米、陽山西洋菜等特色優勢農業,有效帶動農業提質增效。要因地制宜打造地域品牌,做強地方特色,多措并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著力在品種改良、品質提升、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不斷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以集體強帶動百姓富。同時要充分發揮駐鎮幫鎮扶村幫扶協作機制作用,打好“組合拳”,做好優質農產品對接銷售,完善引導農戶積極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
縣領導曹貝寧、鐘志華、梁海東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記者:段燦
通訊員:鄧曉慧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