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過程中,黎埠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錨定特色產業精準發力,不斷增強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深挖“五大百億”產業潛力、做強油茶興村產業鏈、打造特色藥材種植基地,不斷激活鄉村產業新引擎,串起富民強村新圖景,培育綠色經濟增長極,為全鎮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現在銷路越來越好了,每次我帶幾只雞上來,不一會就賣完了,很多連州、連南的人都過來黎埠買雞?!弊诼愤厰[攤的李大媽開心地介紹著。每逢圩日,人來人往的集市上總少不了清遠麻雞,羽毛緊湊,麻黃相間,引得過往的鄉親們紛紛駐足。

近年來,黎埠鎮不斷圍繞“土特產”做文章,深入挖掘“百億產業”中清遠雞、絲苗米產業輻射帶動潛力,聚合鎮域農業專業技術資源,為生雞養殖和水稻種植產業提供標準化技術服務保障,有效增強農業產業“造血”功能。
目前,黎埠鎮生雞年出欄量近190萬羽,年產值達1.22億元,有效推動鎮域經濟和農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
與此同時,黎埠鎮大力發展絲苗米產業,培育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示范合作社1家,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聯結機制,積極引導企業與農戶開展合作、合股經營,全鎮種植水稻近2.4萬畝,全年總產值達3000萬元。此外,黎埠鎮同步推動稻米初加工產業鏈延伸,精心構建“優質稻米種植—初加工—切粉生產”雙向賦能模式。在此模式下,黎埠鎮切粉年產量約為15噸,產值約達18萬元,形成了優質稻米與黎埠傳統特色美食保平切粉“相得益彰”的發展格局。

黎埠鎮魯塘村山巒起伏、土沃氣潤,自然條件優越,所產油茶品質佳、營養豐富,市場潛力較大。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開發和推廣,油茶產業一直處于小、散、弱的狀態,村民們守著“金果子”卻難獲“金收益”。為改變這一現狀,黎埠鎮錨定魯塘村油茶產業打造“一村一品”專業村,積極培育致富帶頭人,鼓勵當地成立陽山縣卓旺農業公司,引導當地擴大油茶種植規模至3000余畝,輻射帶動周邊3個行政村50余戶種植戶以市場均價簽訂油茶果收購協議,讓村民們吃下“定心丸”。
據悉,陽山縣卓旺農業公司還積極打造標準化深加工,引進冷榨、精煉設備,采用低溫物理壓榨工藝,最大程度保留山茶油中的天然營養成分和獨特風味,并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檢測體系,從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到成品出廠,每一環節都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每一瓶油茶都符合高品質標準。

目前,油茶產業年出油量15噸,年產值達240萬元。油茶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當地提供了60人次就近就業的機會,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其油茶殼、茶餅等副產品可以用于生產有機肥料等用途,有效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進一步點燃了致富增收熱情。
為激活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破解撂荒地發展難題,黎埠鎮依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引入陽山縣維能科農農業有限公司,在保平村試點打造以牛大力、五指毛桃等特色中藥材為核心的種植基地,積極申報獎補資金完善農業設施,鋪設機耕路3000米,有效推動藥材種植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目前,保平村牛大力種植面積達到600畝,預計經濟效益可達6萬元/畝,種植基地日常聘請維護人員50人,其中帶動20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人員每月增加約3000元/月收入,有效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黎埠鎮持續做好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同步推出初加工衍生產品,例如牛大力酒、五指毛桃湯料等,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種類,大幅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隨著特色中藥材種植及衍生產品產業的不斷發展,保平村農業產業呈現出穩步向前的良好發展態勢,鄉村振興動能更為澎湃。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