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江鎮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農房風貌提升”和“六亂”整治兩手抓,推動鄉村面貌整體躍升。走在小江鎮的主干道上,映入眼簾的不僅有一排排整潔雅致的農房、統一協調的外墻色彩、錯落有致的坡屋頂、點綴其間的鄉土元素,更有暢通整潔的街道、整齊劃一的停車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源于鎮里推進的主干道沿線農房風貌提升和“六亂”專項整治工程。從“舊時面貌”到“整齊規范”,從“整潔有序”到“賞心悅目”,小江鎮用有力的舉措與整治,為鄉村振興描繪出一幅“內外兼修”的美麗畫卷。
農房煥顏繪新篇
G107國道、X384線等主干道沿線的農房風貌提升示范帶,是展示小江鎮形象的重要窗口。
為全面提升鄉村建筑品質,小江鎮啟動農房風貌提升工程,以“統一規劃、分類施策”的方式,著力打造“一房一景、一線一韻”的特色景觀帶,通過保留鄉土特色、提升住房質量,讓農房既展現協調美觀的整體風貌,又彰顯小江獨特的文化韻味。

(農房外立面銀杏墻繪)
在此過程中,小江鎮多管齊下,讓農房“煥發新生”:為農房外墻披上清新雅致的“新衣”,專業修復工藝讓斑駁墻面重現光彩;將平頂升級為錯落有致的特色坡頂,既展現傳統建筑之美又提升實用功能;精心更換的門窗在顏值和密封性上都有明顯提升;同時巧妙融入銀杏等具有代表性的鄉土符號墻繪。如今漫步小江鎮,但見白墻為紙,黛瓦作墨,一棟棟農房宛如從水墨畫中走來。

(圩鎮房屋外立面提升)
為保障改造成效,小江鎮建立農房改造推進機制:由專業團隊精心設計規劃,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拓寬資金渠道,強化資金保障;通過挨家挨戶走訪溝通,讓村民從“要我改”變為“我要改”,讓群眾參與到農房風貌品質提升的全過程;各部門緊密配合,形成全鏈條工作機制。
這套“政府引導、專業支撐、村民參與”的推進模式,不僅確保了440棟農房的改造品質,還探索形成了群眾提供砂石、水泥、瓷片等建材,或通過投工投勞替代部分資金參與改造的良性模式。
“六亂”整治展新顏
小江鎮啟動“六亂”專項整治常態化機制,旨在全面提升鎮域環境品質,以“全域治理、重點突破”為工作準繩,著力打造“整潔有序、文明規范”的鎮容新面貌,通過系統整治亂拉掛、亂搭建等環境頑疾,讓鎮區既呈現協調一致的整體秩序,又保留宜居宜業的鄉土氣息。

(“六亂”整治工作現場)
小江鎮通過“精準發力”讓鎮容“煥然一新”:集中清理亂拉掛173處,拆除亂搭建28處,整治亂堆放228處,規范亂擺賣238宗,查處亂停放170輛,清除亂貼畫529處。如今漫步小江鎮,但見街道整潔、商鋪規范、車輛有序,一幅“路暢街凈、文明和諧“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六亂”整治后小江鎮的整潔風貌)
為鞏固整治成效,小江鎮創新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由各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小組,投入專項經費完善基礎設施,通過入戶宣傳、示范帶動,讓商戶從“被動整改”變為“主動維護”。這套“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治理模式,使得全鎮亂拉掛、亂搭建等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推動小江鎮實現從“環境治理”到“品質提升”的美麗蛻變。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