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別具特色的農家小院、一河兩岸的美麗風景......走進七拱鎮隔坑村,村莊清潔活動時常可見,一幅美麗宜居和諧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縣委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部署要求,七拱鎮隔坑村圍繞“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各方力量,通過內聯、外聯、眾聯的“三聯機制”創新構建“黨建+村莊清潔行動”模式,全力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2023年,隔坑村入選陽山縣村莊清潔行動“先進村”名單。
黨建引領,激活村莊清潔新動力。隔坑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村莊清潔工作,以黨員帶頭干與強化宣傳引導同向發力。將每月的10號定為“村莊清潔日”,由黨總支部書記陳燕紅擔任“清潔指揮長”,帶頭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村莊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突出清理村邊、田邊、路邊、河邊、林邊、溝邊等村莊“六邊”積存垃圾,抓好村內公共區域衛生保潔。同時,將主題黨日活動與村莊清潔工作緊密結合,以會上講、走訪談、喇叭喊、微信發、掛橫幅等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把道理講透、把政策講清,推動營造“建設家園我參與,優美環境我受益”的良好氛圍。
“內聯牽手”暢通“微循環”。村莊清潔是共建共同美好家園,核心的是團結更多村民參與到村莊清潔行動上來。隔坑村從婦女能頂“半邊天”角度出發,通過創新成立隔坑村巾幗衛生小分隊,隊長由村委干部擔任,選拔12名責任心強、熱心公益的婦女代表作為隊員,通過制定村莊清潔年度計劃,定期開展衛生清潔行動,按季度開展村內衛生巡查打分等形式,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積極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團結帶領本村婦女從清理房前屋后廢棄堆積物及衛生死角做起,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打造房前屋后小花園、小果園,以“庭院小美”推動“村莊大美”的良好循環。

“外聯拉手”推動“中循環”。村莊清潔能促進城鄉雙向流動,重要的是團結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村莊清潔行動上來,隔坑村從聯結鄉賢、青年大學生角度出發,一方面凝聚鄉賢反哺桑梓,利用中秋、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通過鄉村活動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個人、企業捐資捐物完善村莊清潔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發揮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作用,隔坑村聯合團鎮委等有關部門,提供大學生深入基層一線的實踐機會,推動青年力量下沉鄉村,在參與村莊清潔、河道清理、收取谷粒等一件件具體事項中投身農村工作,在實踐中錘煉意志、茁壯成長,實現青春與基層的雙向奔赴。2024年以來,參與隔坑村基層實踐的青年大學生隊伍約80人次。

“眾聯攜手”構建“大循環”。村莊清潔要變為切實可行的舉措,著力點是統籌要素資源投入到村莊清潔行動上來,隔坑村從資金保障、抓好保潔隊伍和增強村民衛生意識等綜合考慮謀劃。探索建立“四個一點”的村莊長效保潔資金籌集模式,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原則,通過群眾籌一點、村小組出一點、行政村補一點、社會捐一點方式,構建村莊清潔長效持續的經濟循環。建立村莊清潔保潔員的準入退出機制,召開村莊“家長會”商定保潔員的具體要求,在全村范圍內競聘上崗,實現保潔員動態管理,更大力度調動保潔員的積極性,構建高質量保潔隊伍循環。推動村規民約“上墻入心”,倡導廣大村民愛護環境衛生,不在公共場所隨地亂丟煙頭、果皮、包裝袋等廢棄物,讓“垃圾不落地”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源頭控制實現良性循環。

走在隔坑村間小道上,抬頭眺望遠處的特色水車景觀,身邊村民們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下一步,七拱鎮隔坑村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村莊清潔行動,通過完善“三聯機制”,不斷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推動村莊清潔工作走深走實,推進典型村建設出新出彩。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