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坌村,幫扶車間讓脫貧群眾在家門口“編織”鄉村振興夢;在雷村村,小道釘“點亮”百姓出行路;在高陂村,便民群眾閱覽室開辦了“四點半”小課堂,孩子們有的在做作業、有的在下象棋,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說起時下村里的變化,村民們笑得合不攏嘴。
“村莊越來越美,日子也越來越甜。”近期以來,駐陽山縣黃坌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黨支部書記圍繞“十個思考”狠抓支部建設,全面盤點和研究當地自然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和發展機遇,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因地制宜等多種方式,展現駐鎮幫扶新氣象,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掛牌現場。
成立鄉村振興幫扶車間 帶動群眾“家門口”增收致富
如何鼓起群眾“錢袋子”,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是鄉村振興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和難題。進駐黃坌鎮之后,工作隊黨支部書記楊前帶著問題走進鎮村干部,走進群眾,聽心聲找問題尋發展。
工作隊黨支部經過深入調研,反復研究,因地制宜探索出成立鄉村振興幫扶車間的有力舉措,為鄉親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渠道,扭轉了脫貧群眾本地務工渠道窄、收入微薄的局面。
在黃坌鎮黨委、政府和駐鎮幫扶工作隊的充分協調下,鄉村振興幫扶車間與廣清輕紡服裝產業鏈有關企業進行了需求對接,初步達成了上游企業外包訂單、下游企業組團支撐的閉環運營管理和協作生產供應雙贏模式,積極為兩地穩崗就業、人民群眾增收致富搭橋引線。
“謝謝黨組織對我們的關心!以前我們都是四處打零工,不僅離家遠,還沒有穩定的收入。在這里,我們一個月穩定收入有3000余元。同時,工作形式靈活,多勞多得。離家近,還能更好地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實現了‘家門口’掙錢、顧家兩不誤,我們都感到很滿足?!贝迕駨埌⒁滔蜴傸h委、政府及工作隊表示感謝。

工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點亮”百姓出行路 積極打造應急文化宣傳陣地
為守護好群眾出行安全,楊前率隊開展農村道路調研,針對性找出道路存在的問題,并以駐鎮幫扶工作和業務工作優勢相結合,積極溝通協調省應急管理廳部分支撐單位到黃坌鎮幫助解決基層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方面的難題。
在雷村村,每到夜晚,道路兩旁就會亮起閃閃“星光”。一到夜晚,在進出村的道路上,關鍵節點位置,一顆顆與地面齊平的發光小道釘形成一條細長閃光燈帶。這是工作隊推動安裝的稀土自發光道釘。
省應急管理廳某支撐單位技術人員介紹:“稀土自發光道釘可以有效改善路口視距,保護行人安全。在夜晚,特別是雨夜因其具備自發光特性,可大大提高夜間道路行車與路人的安全性。同時,還可以一定程度提升行車坐標感,降低路口碰撞事故率?!?/p>
如何更好打造應急文化宣傳陣地,持續將應急文化送進基層、送進村莊、送進千家萬戶?楊前以“十個思考”為工作方向,大力推進應急安全文化“五進”工作,成立便民群眾閱覽室,讓應急文化在黃坌鎮“遍地開花”。
安全教育要聰明和娃娃抓起,從小對孩子進行應急文化教育很重要。工作隊推動解決的高陂村便民群眾閱覽室現已成為高陂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獲取安全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高陂村便民群眾閱覽室。
“這兩年,高陂村的建設越來越好,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在村里的這個便民群眾閱覽室,孩子們經常相約來這里看書、學習和下棋,墻上還有應急文化宣傳欄和電視播放的應急宣傳視頻,我們的孩子能在這樣濃厚的應急文化中學習成長,我們很放心?!备呲榇宕迕窭璋⒁淘诟呲榇灞忝袢罕婇営[室陪同孩子下棋時說。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樹好標桿、當好表率
2022年6月“龍舟水”期間,持續數日的強降雨讓黃高公路地質災害頻發,導致道路中斷,近4個行政村1200多戶村民受到災情影響。是時,黃坌鎮黨委、政府與駐鎮幫扶工作隊立刻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對災害路段勘察、分析,按照“先通后暢”原則制定搶險方案實施搶險作業……工作隊黨支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體隊員始終牢記幫扶職責使命,沖在前、干在前,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以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面貌為鎮村干部和百姓群眾樹好標桿、當好表率。
關鍵時刻顯擔當,平時則注重做好各項日常工作。工作隊黨支部注重強化黨建引領駐鎮幫扶工作,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有力的幫扶舉措,從民生、產業、資金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幫扶。
“運用‘十個思考’提高黨支部建設是我今年來不斷琢磨思考的問題。下一步,我將聚焦解決基層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領航效應,助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高質量發展?!睏钋氨硎?。
“行百里者半九十”。楊前表示,工作隊黨支部將繼續踐行好“十個思考”的總要求,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多辦暖心事、多解民之憂,切實將工作隊黨支部打造成一個講政治、有本領、作風優、實績強的一線戰斗隊伍,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廣大村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
記者:段燦
通訊員:甘錦威 馮兆銘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