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陽城鎮緊抓陽山縣“五個五十億”農業產業發展機遇,以服務“三農”為根本,以專家為支撐,以田間地頭為陣地,努力培育農民能手、產業帶頭人和鄉村干部,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帶動產業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陽城鎮2023年“田間課堂”暨黨建促鄉村振興培訓班(第二期)在陽城鎮鄉村振興培訓學校開展。本期培訓邀請了陽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有著豐富的農業技術推廣經驗、服務農村基層數十年的中級農藝師陳運燦,給來自全鎮21個村的42名村干部和種植能手就清遠絲苗米種植進行專題培訓。

陽城鎮開展2023年“田間課堂”暨黨建促鄉村振興培訓班(第二期)。
培訓緊緊圍繞絲苗米的特點、栽培環境、品種選擇、育秧、施肥、水分管理、病、蟲、鼠防治等各方面,精心設計培訓內容,為學員“授業解惑”。同時打破傳統的講課模式,將“室內課堂”變為“流動課堂”,在陽城鎮鄉村振興培訓學校開展理論教學后,將教室“搬”到田間地頭上,通過現場講技術、現場答疑的方式,將科技知識普及在一線、將農業新技術推廣在一線、將村民生產難題解決在一線。
培訓中,學員與講師積極互動交流,講師通過“面對面講、手把手教、點對點解”,對學員提出的水稻種植中的“疑難雜癥”把脈問診、精準開方,讓學員們看得到、聽得懂、學得會,切實把水稻種植難題解決在“田埂上”。學員紛紛表示,希望政府能經常性開展這種請專家到家門口現場教學的“田間課堂”活動,讓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學到實用的農業知識,提升農戶的農業種植技術。

進到田間地頭實地教學。
接下來,陽城鎮將繼續打造有泥土氣味的“田間課堂”,邀請各類專家人才進入“田間課堂”,通過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和理念教育,實現“技術到田、服務到戶”,把“田間課堂”打造成為農民家門口的“學習陣地”,讓農民學到更多技術、增加收入、增強信心。把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實現鄉村人才振興新突破,做好農業產業文章,有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段燦
通訊員:黃明映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