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日前聯合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廣東共有29個鎮入選,其中,陽山縣七拱鎮(絲苗米)榜上有名。
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力抓手,是促進產城融合、產村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成功入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七拱鎮是怎么做到的?

七拱鎮積極推動絲苗米主導產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圖為七拱鎮絲苗米產區之一石角村。馮國志攝
全面系統謀劃 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七拱鎮將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來抓,全面系統謀劃,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建立“縣主導、鎮實施、部門配合、龍頭引領、村民主體”工作機制,圍繞“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堅持“點”“面”融合,全面推動工作的開展。
同時,強化規劃引領,將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項目有機融合陽山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先后編制《七拱產城融合園區發展規劃》《陽山絲苗米省級農業產業園規劃》,建立專家參謀機制,確保項目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實施1186畝絲苗米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200多畝稻蝦共作生態種養示范基地……近年來,七拱鎮堅持創新發展,通過“科研院校+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模式,加強深化與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省水稻研究所等單位的技術合作,購置新型農業機械設備,推廣良種良法,帶動周邊鎮種植優質稻1.2萬余畝、提供農機服務2萬畝,提升產業發展和水稻科技種植水平。

七拱鎮是陽山有名的絲苗米產區。近年來,該鎮全力提升產業發展和水稻科技種植水平。
2022年,七拱鎮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5.69萬畝(兩造),年產優質稻2.56萬噸,年產值約2.48億元;種植農戶1.2萬多戶,主導產業從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3萬元,比申報時提高了23.2%。2022年,七拱絲苗米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4.6億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43.73%。
堅持三產互動以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延伸業態
烘干車間、加工車間、倉儲車間……在七拱鎮石角村,占地面積近50畝的稻米加工廠潮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內,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一應俱全,烘干、清理、糙米加工、精米加工、分裝等全程機械全自動化作業,年加工能力達到5000萬斤。
七拱鎮堅持三產互動,推動農業與加工業融合、推進互聯網與農業融合、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在全面推進“互聯網+”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應用中,大力推進數字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成了1個農產品網紅直播基地。

潮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絲苗米加工設備。
截至2022年底,七拱鎮已培育23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合作社98家,家庭農場105家,農業公司27家。有農業龍頭企業8家,其中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轄內金穗華晨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獲得國家商標局頒發的“金穗華晨”“映月七拱”等絲苗米商標。
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求,七拱還注重觀光農業元素配置,規劃建設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建設了農產品展示中心、七拱絲苗米文化展覽館。同時堅持以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延伸業態,加強拓展參觀體驗、親子互動、科普教育等功能,串聯各項特色資源,著力打造一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2019年起,七拱鎮先后舉辦首屆稻香文化節暨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啟動儀式、南粵古道大賽等各類特色活動,并獲評“2019年度廣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2021年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堅持創新機制 聯農帶農明顯提升
近年來,七拱鎮堅持創新機制,集聚政策、資金、技術、人才要求,培育水稻種植農業龍頭企業2家、示范合作社1家,探索建立“土地入股分紅”“合作種植+訂單收購”、“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促進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大幅增加。
通過創新政策支持體系,七拱鎮投入7億元連續三年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旅游發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耕地整治整合等44類項目進行獎補,為國家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養出一批心懷農業、情系農村、視野寬闊、理念先進的“新農人”。
近年來,七拱鎮通過實施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推動七拱絲苗米主導產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七拱絲苗米產業標準化程度、品質優質率、產值、市場占有率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成為當地農業龍頭、成為陽山最具影響力的富民產業。
記者:段燦
通訊員:鄧愛平 鄧曉慧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