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立法離自己很遠,現在我們老百姓可以直接對地方性法規草案提建議,感覺一下子拉近了與立法的距離。”日前,在陽山縣大崀鎮基層立法聯系點,一名村民發出感慨。
據了解,陽山縣大崀鎮自2020年被設為清遠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來,在市、縣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創新實行“三個三”工作法,有效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在密切聯系群眾、普法宣傳教育、社情民意收集、立法調研征詢、地方法治建設等方面作用以及發揮地方性法規在鄉村振興中的保障和推動作用,成效明顯,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廣東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等稱號。
抓實三項建設 夯實工作基礎
“為配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力量,我們將具有一定政治能力、法律素養、在群眾中有威望、熱心法治工作的鎮干部、鎮村律師顧問、黨員、人大代表、村組干部選聘為立法聯絡員,建強基層立法聯系點隊伍。”大崀鎮人大負責人介紹,自相關工作開展以來,立法聯絡員經常走近群眾身邊,密切關注群眾立法需求和建議,為立法調研征詢做好準備。
“現在小公園建好了,我們多了個納涼的好去處,大家還可以在公園學習法律法規,了解代表為群眾辦的實事……”在大崀鎮人大主題公園的大樹下,村民群眾邊乘涼邊點贊。據了解,大崀鎮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建好法治陣地。目前,該鎮打造了人大主題公園,精心規劃建設了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法治文化長廊等人大立法宣傳新陣地,展示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清遠市地方性法規等內容,有效加強了法治宣傳。

大崀鎮人大主題公園。
同時,大崀鎮還結合市委“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發揮由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綜合行政執法辦工作人員兼職網格員的工作力量,建優法治共建網格。網格員每季度到各村廣泛收集群眾立法意見,開展各種普法宣傳志愿活動,引導群眾培育文明新風。
建立三項機制 提供服務保障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與運作,大崀鎮建立了組織領導機制,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黨委對立法聯系點工作的領導,確保立法聯系點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同時,加強對鎮各職能部門、村委會及社會力量的統籌協調,打通鎮、村、社會之間的立法聯系的溝通橋梁。
該鎮進一步規范完善運行機制,先后制定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工作職責等制度,完善學習培訓機制。推動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規可守,保證立法工作質效,發揮好基層立法聯系點吸納民意作用。此外,還采取“以會代訓”“集中學+個人學”等形式,加強對立法聯系點工作隊伍業務培訓,提升立法聯絡員法律素養。

完善學習培訓機制,組織召開相關培訓會議。
大崀鎮在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上予以傾斜,用好市、縣人大常委會下撥的專項經費,加大對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保障力度,健全服務保障機制。該鎮以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依托,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實現“有場地、有人員、有制度、有活動、有經費、有設備”的“六有”標準,有力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
推動三個融合 助推提質增效
大崀鎮人大積極推動立法聯系點與人大工作相融合,將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與代表聯絡站建設同部署,同落實,使立法項目征集、法規草案意見收集、法規實施情況調研與代表聯系群眾、接待選民、向選民述職、代表培訓、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等工作共同推進。同時,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學法、交流、討論,讓參與立法工作成為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的“固定動作”,以開展立法活動促進代表履職能力的提升,以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促進立法工作質量的提高。
“建議負責管理公共收益的業主委員會或者物業服務人,應當每季度通過適當方式向業主公開公示公共收益具體清單。這樣能有效保障業主們的知情權……”在去年初大崀鎮召開的立法調研座談會上,立法聯絡員的這一建議最終被采納,并列入了《清遠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近年來,大崀鎮人大推動立法聯系點與普法宣傳教育相融合,圍繞《清遠市城鄉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清遠市耕地利用促進條例(草案)》等地方性法規,召開8次立法意見建議征詢座談會,同時通過進村入戶等方式,收集各類意見建議35條,把老百姓的建議原汁原味地反饋給立法機關,使立法更接地氣、更具實效。
大崀鎮人大還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地方性法規宣傳周活動,通過圩日擺攤、進村入戶、微信群、“人大連線群眾”小程序等多種方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廣泛宣傳,凝聚共識,讓群眾更好地學法知法懂法用法。自2022年以來,該鎮共組織立法宣傳活動310多次,普法惠及5000多人次。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大崀鎮人大始終在黨委領導下實施執法監督,充分發揮人大主席團、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融合作用,推動立法聯系點與執法監督相融合。加強對法規實施后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全程跟蹤,如開展《清遠市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執法檢查,提出意見建議,督促鎮政府相關部門開展遷建茶坑村竹器廠、叫停原茶坑小學修繕項目、修復廟公坑河段隔離防護設施、清拆違規牛蛙養殖場等工作,有效保護好縣城飲用水水源地茶坑水庫的生態環境。
“要規劃先行,不搞大拆大建,量力而行,堅持群眾主體地位,讓村民充分參與到和美鄉村的建設中來。”走進大崀鎮,青山環繞、綠水相依、村容整潔。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了村莊規劃建設的建議。

走進大崀鎮,青山環繞、綠水相依、村容整潔。圖為大崀鎮松林村委會水圳頭村小組。
近年來,大崀鎮人大加強《清遠市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執法檢查,推動鎮政府強化村莊規劃、建設和管理,目前已建成美麗鄉村72條,基本建成“湖光山色?詩畫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促進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宜居宜業宜游。
記者:段燦
通訊員:李棟 鄒慧怡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