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
風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香飄農家忙,金黃的早稻鋪滿田間,開鐮收割的時候到了。
7月17日,走進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的陽山縣七拱鎮,不少田間傳來機器轟鳴聲,當地拉開了早稻收割序幕。

機械化收割。
在七拱鎮石角村,隨著機器馬達聲響起,陽山縣七拱鎮潮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早稻基地正式開鐮收割。工人駕駛收割機穿梭在金燦燦的稻田里,將一簇簇水稻盡收其中。在豐收的喜悅中,水稻從收割到脫粒一氣呵成,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為當地早稻收割按下“快進鍵”。
七拱鎮潮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文雄介紹,當天收割的是今年首批早稻,種植約1200多畝。“首批早稻長勢良好,畝產預測在千斤左右。我們會抓緊時間搶收,讓市民早日品嘗到我們生產的本地大米。”
收割現場,僅需10來分鐘,收割機便可以將顆粒飽滿、黃澄澄的稻谷直接運送到路旁的小貨車上,隨后,小貨車便滿載稻谷前往企業在石角村開設的絲苗米加工廠進行烘干。

陽山七拱早稻收割現場。
鄭文雄介紹,公司的加工廠內有4臺風干設備,每天可風干稻谷90噸。
“現在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高,4個人就可以管好一個工廠。”鄭文雄介紹,機械化讓稻米加工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保證了稻米加工質量。加工廠除了做好自己的產品加工、生產外,也為當地群眾提供加工服務,村民前來風干糧食,工廠按照市場行情價格優惠20%,“希望帶動老百姓共同致富”。
另據了解,一直以來,陽山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始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堅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堅持區域統籌、責任共擔,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工作,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力爭面積、單產和總產實現“三增”。今年上半年,全縣完成18.3227萬畝早造糧食生產任務,其中早稻任務9.79萬畝,收成約3.7萬噸。
絲苗米是陽山縣大力發展的“五個五十億”農業產業之一。七拱鎮是陽山種植絲苗米的主要產地,該鎮深入貫徹落實陽山縣打造“五個五十億”農業產業重要發展戰略,通過積極引進優質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健全絲苗米產業基礎設施配套,有效擴大絲苗米種植面積,助力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段燦
通訊員:鄧曉慧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