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建引領社會基層管理”理念,切實推動“十個思考”轉化為工作實效,不斷創新社會管理,進一步深化“為民服務零距離”新理念,陽城鎮城南西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建立服務基層百姓的新模式,堅持以高質量的城市黨建打通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構建起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自治組織、協商議事組織、小區物業組織、志愿者服務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17”出發,服務大家。陽城鎮城南西社區黨委將每月的17日定為城南西社區“17出發”支部便民服務日。6月17日,第一次便民服務日在正升華府小區正式“出發”,社區黨委充分調動多方力量提供多樣化的免費便民服務,黨員志愿者、社區干部、物業、商戶志愿者們積極發揮各自專長,滿懷熱情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讓居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
黨員干部化身“攤主”,推動服務“零距離”
活動以黨組織“搭臺”,黨員干部“擺攤”,居民群眾“趕集”為模式。測量血壓、清洗眼鏡、維修家電、為自行車打氣、清洗地毯、愛心義剪、檢測網絡……活動剛開始便吸引了不少居民群眾駐足參與,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貫徹在一系列惠民服務當中,現場的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居民群眾盡享“家門口”的便利,贏得好評“齊點贊”
居民群眾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按需求選擇相關服務,盡享“家門口”的便利。
在測量血壓攤位贏得了一眾公公婆婆成為忠實“擁躉”。陳婆婆說:“我的血壓一直都不太穩定,子女在外務工,自己年紀大了又不懂,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真是便利!”
相比于測量血壓攤位的門庭若市,另一邊的磨刀攤位就不見“人影”,反倒是一把把來自不同家庭的刀具在地上“排起了長隊”。負責磨刀的社區干部黃錦全說:“刀具很危險,大家放下刀具排隊就行,現在要磨的刀也很多,大家可以先去別的攤位逛逛。”
不少群眾積極響應活動的號召,把自己家里的電風扇、電風筒等小家電拿來了活動現場,讓現場工作人員維修。社區干部黃振宇說:“平時在家就會修點小電器,這次也算是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群眾服務了”。居民朋友紛紛拿出“塵封”了一個冬天的風扇,到家電維修的攤位讓“攤主”進行清洗,不一會風扇便變得潔白如新。
中國電信陽山分公司城南中心黨支部是全場唯一的機動上門服務隊伍,在現場攤位為需要上門進行網絡檢測的居民群眾進行“接單”,“派單”調動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
宣傳教育“不缺席”,生動課堂實力“圈粉”
對于居民群眾,宣傳講解貼近日常生活的政策法規和惠民政策,有效提高群眾的知法守法意識,提升群眾對惠民政策的知曉率;針對少年兒童,結合“護苗2023·綠書簽行動”開展宣傳講解,切實提高少年兒童對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的自我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
同時,針對居民群眾對公共場所放置的消防器材認識不深、操作不熟練的問題,社區黨委邀請了鎮綜合治理辦工作人員現場演示。六月的廣東已經達三十多度,消防安全攤位上的工作人員在高溫天氣下仍為居民群眾穿戴上厚重的護具,用生動的“穿搭”吸引了群眾駐足學習,以實力“圈粉”。
此外,活動現場還有親子游戲、畫畫、免費派發爆米花等服務。
城南西社區黨委書記蘇貴峰表示:“城南西社區將持續推進基層治理與特色服務深度融合,在黨建引領下打造出服務陣地,通過調動多方力量參與服務,增強他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斷促進社區的和諧穩定發展,推動‘民心’和‘黨心’雙向奔赴。下一步,我們將會結合黨員‘雙報到’的力量、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讓更多的黨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不斷擴大服務的覆蓋,切實擦亮城南西社區‘17’出發的黨建品牌。”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