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右打一點”“好,打直往后倒就行了”環城新村社區一區116號空地前,居民劉姨正對其家人停車進行指揮,“原本這里堆了建筑垃圾,不能停車,前些日子社區就對這里進行了整治,寬敞了又好看了。”正在周圍散步的居民路過時紛紛點贊。
3月18日,經過兩個多月的走訪、協調、整治,這塊原本堆滿垃圾、雜物的地方搖身一變,成了一區居民的“小型停車場”。“一開始的時候,這里就開始堆著垃圾,后來又慢慢堆起了一些廢棄建筑材料和居民們家里不要的雜物,漸漸就越堆越多,周圍的居民就反映有臭味。”環城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吳漫宜介紹,由于附近居住人口多,社區原本的設想是在這里放置分類垃圾桶,但是在多次走訪、調查民意后,發現居民們不僅反映投放垃圾桶會散發臭味,還反映了內路窄、停車地方少。在充分調取了民意之后,社區與居民小組長、居民代表進行商討后決定將該處清理整治用作車輛停放處。
“這塊空地的使用權是私人的,我們找到了使用權歸屬人,和他進行協商。”吳漫宜與居民小組長一同前往開展協調工作,“當時使用權歸屬人要求說要留一個固定的車位供自己使用,但是我們覺得這樣有所不妥,不利于鄰里關系,我們就提出由社區出錢進行整治,但是車位是提供給大家免費使用。”協調組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最終取得了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隨后,吳漫宜請示駐社區班子后迅速行動,籌措資金,聯系施工隊開始進行整治,最終一區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獲得了居民的掌聲。“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的日常工作,他們開心了,我們也就滿足了。”吳漫宜笑道。
“我們經常入戶走訪,到各區進行巡查,為居民營造一個整潔優美、道路平坦的宜居環境。”環城新村社區干部廣泛聽取群眾心聲,縱深推進基層治理,主動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堅定地在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的道路上走深、走實。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