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陽山大橋改建工程項目。
陽山大橋是陽山縣城內跨越連江(也稱小北江)的公路橋梁,舊橋于1969年建成,主橋是4×
二、環境影響預測主要結論
1、聲環境影響
項目完成后,所在區域的交通噪聲并沒有顯著的增加,但是由于環境噪聲的本底值已經很高,所有監測點位夜間都已經超過《聲環境質量標準》(2008)的
2、大氣環境影響
施工期間的環境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于運輸車輛產生的汽車尾氣和揚塵,以及各類施工機械所產生的燃氣和廢氣,還有施工作業所產生的揚塵。另外,瀝青攪拌鋪路過程可產生THC、TSP和苯并比等有毒有害物質,對施工現場一定范圍內的環境空氣產生一定的污染。只要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抑塵、減低瀝青煙污染的措施,就可以大大減低施工期對周圍區域環境空氣的污染。
本道路在營運各時期道路兩側的環境空氣質量都可以滿足環境標準,則本道路在營運期對于沿線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影響不嚴重,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內。
3、水環境影響
本道路建設期間,對于沿線地表水環境最顯著的影響因素是橋梁施工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廢水,包括圍堰的基坑排水、灌注樁施工中所產生的鉆渣也可能對河流水質構成污染。施工對連江河所造成的影響屬于暫時性、局部性的,只要施工時加強對工地的管理,則施工作業不至于對連江河的水質造成很大的影響。
本項目在營運期間對于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橋面的雨污水,在正常營運狀況下其污染物含量不高。但為了保護其水質,陽山大橋的橋面雨水不得直接排入連江河,需要對橋面采取雨污水防治措施,將橋面雨水引至兩側大堤以外區域的專門貯存池進行貯存、處理和排放。
4、環境風險評價
本路面未來在營運期間,最為突出的環境風險因素,是失事車輛的油品、化學危險品泄露對連江河水質所構成的威脅。
盡管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飲用水源保護區,而且距離水廠取水口的位置較遠,但為了防范風險事故的發生,仍建議在主橋兩側建設牢固的防撞欄,以保證車輛及時發生事故也不能夠掉落江中。橋面上的雨水不能隨意以地表徑流的方式排走,而應當通過橋面設置的收集管道排至污水貯存池內。這種地表徑流污水防治措施與安全措施相互結合,將確保在道路發生事故,少量危險化學品泄漏時不至于失控,不會漫流到對河流有威脅的地方。
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查詢方式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2006]28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管理辦法》和廣東省環境保護局 [2007]99號《關于印發“廣東省建設項目環保管理公眾參與實施意見”的通知》, 現向社會公開報告書的簡本。
簡本查詢地址:清遠市陽山縣城南工業大 道161號清遠市陽山公路局。或查詢網址:
公眾在查閱簡本后,對項目環境保護的意見以書面形式向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進行反饋,并簽署真實姓名。
四、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清遠市陽山公路局。
聯系人:
電話: 0763-7800213
2.評價機構: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聯系人:
電話:020-84112293 傳真:020-84110267
五、簡本查詢和意見反饋時間
清遠市陽山公路局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