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白鸛“安家落戶”,開展自然課堂師生共繪生態畫卷,7個自然保護地37996公頃得有精準有效保護......近年來,陽山縣通過構建"宣教+監管+修復"立體保護體系,全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取得一定成效,森林覆蓋率達73.5%,為172種陸生脊椎動物、915種高等植物筑牢生態屏障。
立體宣教覆蓋十萬群眾。陽山縣打造"云端+實地"宣傳矩陣,2024年以來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主題活動12場,發放手冊1.8萬份,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等專項整治,檢查重點場所300多家次,曝光非法捕獵案例形成震懾。積極開展"自然課堂進校園"活動,組織生態研學等活動6場,惠及師生3000余人,并在自然保護地、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設置的10處警示牌與舉報熱線,構建起全民監督網絡。
智慧監測賦能精準執法。全縣劃分499個網格化責任區,建立"一長四員"聯防體系,開展專項培訓8場次。在重點林區新增視頻監控設備43臺,對重點區域進行監測。如在野豬危害防控工作方面,陽山布設紅外相機20臺,建立5條監測樣線,防控效果突出,是“全國野豬危害防控綜合試點縣”,并實施生態補償惠民工程,創新推行野生動物致害保險機制,建立“林業部門投保+保險公司理賠+受災群眾獲益”的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機制新模式,累計理賠受損農戶12戶,群眾滿意度達96.8%。
生態修復再造物種樂園。近三年來,陽山縣實施綠色通道提升8370畝,完成退化林修復3.42萬畝,大力建成黃坌林場珍稀植物園培育紅豆杉等珍貴樹種,不斷完善保護措施,確保野生動植物的安全和繁衍。近兩年來野外放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領角鸮等13只,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成功吸引東方白鸛等"國寶"棲息。陽山縣林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陽山作為“中國綠色名縣”,2025年將進一步深入實施綠美陽山生態建設,持續擦亮“綠色”名片,高質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10.1萬畝,其中林分優化3.2萬畝,森林撫育6.9萬,不斷優化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