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架瑤族鄉
【2019年秤架瑤族鄉基本情況表】
(注:區域總面積數據來自縣自然資源局)
【秤架瑤族鄉概況】?秤架瑤族鄉位于廣東省西北部,距離陽山縣城49千米,地處北緯24°27′、東經112°48′。東面毗鄰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西與連州市接壤,北與湖南省宜章縣莽山瑤族鄉相鄰。據有關史料記載:秤架因古代商人在墟埠榕樹下架起杠桿大秤收購各種物資進行商貿活動而得名。據舊志,秤架圩在原名牛子營埠陶江坑水西,后遷至水東,改今名。鄉政府駐地原在大陂舊圩,1974年遷至大陂沙崗(現址),現圩區面積0.25平方千米,以國道G323線穿圩而過的路段為主要街道,其他街道有3條,總長6.5千米,道路為水泥路面(其中3條內街于2017年10月改造成黑底化),設有街燈。
轄區總面積569平方千米,占陽山縣總面積六分之一。2019年,全鄉轄10個行政村,有109個村民小組、4396戶、18573人(其中瑤族4874人)。屬高寒山區,平均海拔583米,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3米,為廣東第一峰,在轄區太平洞村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9.5℃。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4℃。晝夜溫差大,霜期100天,年總日照1550小時,年均降雨量1850毫米。
【經濟發展】?2019年,秤架瑤族鄉工農業總產值34684.9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294.4萬元,農業總產值30390.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099.43元,同比增長28.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12萬元。
【人大工作】?代表履職?2019年,秤架瑤族鄉收集群眾建議62條,意見建設得到落實及相關部門回應,通過“代表聯絡站”傾聽百姓聲音,解決百姓訴求,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代表述評?2019年,安排東坑選區3名鄉人大代表、1名縣人大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口頭述職,督促述職代表根據選民評議意見,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事項,落實整改措施,確保選民評議意見落實,給選民滿意答復,4名代表測評優秀比率88%。
代表視察?2019年9月20日,組織鄉50名人大代表視察鎮街整治“六個一”項目,視察文衛路、善美康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代表們圍繞項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等熱點問題,集中走訪與調研,聽民聲、察民情。
代表接訪?2019年,安排85名鄉人大代表入站接訪,接訪群眾89人。
【社會事業】?信訪維穩?2019年,秤架瑤族鄉受理人民調解案件64宗,其中書面調解8宗,口頭調解56宗;成功調處64宗,調解成功率100%。
扶貧開發?2019年,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2戶688人(有勞動力貧困戶117戶388人),達到脫貧標準貧困戶342戶688人,脫貧率100%。相對貧困村秤架村和大陂村2個,退出率100%。
文化活動?創建縣級文明鎮、市級衛生鎮(鄉)。本土制作凸顯瑤族特色的《瑤鄉情歌》、舞蹈《瑤鄉戀》榮獲清遠市第十六屆廣場文化藝術節銀獎;瑤族舞蹈《地筒舞》獲評首屆民間民俗文藝調演二等獎;《神奇秤架 善美瑤鄉》宣傳片、以“南嶺氧吧 醉美瑤鄉”為主題的瑤族民俗風情文化節反響良好,持續宣傳推介瑤族特色文化和優質農副產品,實現增收脫貧奔康。
安全生產?2019年,秤架瑤族鄉將安全生產、護林防火、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防汛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和領導年度崗位職責。執行領導帶頭值班制度,層層落實責任制,與各村委會、水電站、非煤礦山(探、采、選)、加油站、廣東第一峰旅游風景區、秤架民族學校、秤架衛生院等單位簽訂2019年安全生產、森林防火、消防、道路交通、食品安全和防汛責任書50份,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群策群防的氛圍。
【生態旅游】?2019年,國道G323線圩鎮段綜合整治項目一、二期工程已經竣工,項目全長1.5千米,沿線新增停車位300個,加寬加高鋪設道路兩旁人行道,58盞路燈全部更換帶有瑤族長鼓裝飾的節能路燈,種植桂花樹269棵、櫻花樹86棵。將圩鎮至杜菜村總長6千米的河堤與農村公路建設相結合,路面全線拓寬硬底化5.5米,修建2米寬騎行道和3.5米寬行車道,打造一條以“休閑健身、旅游觀光”為主題的十里河堤綠道。
【美麗鄉村】?實施“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所有村莊達到省級干凈整潔村標準,累計建成美麗鄉村28個;其中,生態村1個,特色村1個,示范村9個,整潔村17個,2019年動工創建美麗鄉村41個,其中,省定貧困村19個,面上村22個。待驗收美麗鄉村31個。
(摘自《陽山年鑒·2020》)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