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鎮
【2019年楊梅鎮基本情況表】
(注:區域總面積數據來自縣自然資源局)
【楊梅鎮概況】?楊梅鎮位于陽山縣最南端,距離縣城53千米,東與清新區浸潭鎮交界,南與廣寧縣葵洞林場接壤,西與懷集縣鳳崗鎮交界,汕昆高速公路、國道G358線(原省道S260線)貫穿境內,擁有陽山“南大門”的地理優勢,是陽山縣內離清遠市區最便利的鄉鎮(高速車程約1小時),平均海拔370米,屬生態發展區,年均氣溫18℃左右,雨量充沛,氣候條件優越,擁有豐富的礦產、水利、風力、林地等自然資源??偯娣e165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4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6845人。全鎮有耕地面積約4.05平方千米,其中水田約2.12平方千米,旱地約1.91平方千米;林地面積約88.67平方千米,轄區內有林場一個,主要產杉、松等木材,由于林地資源豐富和獨特的生態環境,楊梅鎮申請創建廣東省森林小鎮。
楊梅鎮以種植砂糖橘、早脆梨、三華李等優質水果為主,砂糖橘水果種植面積達10多平方千米,占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成為陽山縣規模最大、最優質的砂糖橘產區,享有“砂糖橘之鄉”的美譽;水力資源豐富,現有小水電站10座,總裝機容量16000多千瓦;風力資源豐富,三峽新能源公司落戶楊梅轄區,一期桔子塘風力發電項目裝機規模5萬千瓦,投資約5億元,二期石羊樓風力發電項目(規劃中未開始施工建設)裝機規模7.5萬千瓦,投資約7.5億元;礦產資源方面,有豐富的螢石礦、石英硅和硬白石等,鎮內的小型礦產企業有穗源礦業有限公司、何皮瑞鑫礦業有限公司、金鑫石英砂加工廠等;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水浪花谷(李花)、平湖水庫、砂糖橘觀光產業帶等可開發性大。
【社會經濟】?2019年,楊梅鎮實現生產總值13114.59萬元,比2018年增加1192萬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8年的16403元提高到2019年的18043元,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1043.18萬元。
【支柱產業】?楊梅鎮砂糖橘種植面積達10多平方千米,2019年新種植面積約0.87平方千米,以土地整合整治為契機,引導農民采用現代農業技術連片規范種植,其中超過0.13平方千米以上的連片種植點20個。位于楊梅林場和何皮村的大吉領種養苗木有限公司,承包面積超2平方千米,投資近千萬元打造現代化農業種植基地,種植超過0.4平方千米的砂糖橘,全部采用水肥一體化現代農業噴灑技術澆灌,無污染低成本,生態效益顯著。楊梅村投入30萬元探索建設八月橘嫁接育苗基地;改品種、優品質,推廣種植特色水果和經濟作物超過4平方千米,其中,三華李約2.46平方千米,早脆梨約1.02平方千米,獼猴桃、山楂等種植面積超過0.67平方千米,初步建成近約0.33平方千米大氹茶葉種植基地,開發集生產、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茶葉產業。
【桔子塘風力發電項目】?三峽桔子塘風力發電項目由三峽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裝機容量5萬千瓦,總投資約5億元,升壓站主體建設基本完成、場外道路拓寬征地及改造已完成,完成第一期兩臺風機裝機運行并網發電,協助處理項目建設過程的民事工作,做好后期輸電線路征地協調,配合二期風電項目建設,確保風力發電項目順利開展。
【鎮街整治】?過境街道坑尾村至街口路段1200米道路鋪磚、擴寬1.5米寬休閑人行道,其中瀝青層面黑底化道路700米,沿線道路旁綠道驛站完成建設,鎮街400米主街道從原來的6米拓寬到8.5米;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鎮街門戶楊梅東、楊梅南兩個節點,綜合文化廣場,文化體育公園、街口停車場等全面完工。2019年楊梅鎮在鎮街整治提升全縣評比中名列第二名。
【美麗鄉村建設】?楊梅鎮創建美麗鄉村25個(特色村2個、示范村13個、整潔村10個),美麗鄉村覆蓋率78%,其中何皮村實現10個村民小組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全覆蓋,2019年12月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楊梅鎮有43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小組都建有垃圾收集點,由鎮統一定時定點清運。通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堅戰,2019年,楊梅鎮動員村民參與“三清三拆”5000人次,全鎮43個村民小組100%完成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屋邊、村邊、巷道、周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2019年楊梅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縣評比中名列第一。
【全域旅游創建】?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桔子塘風力發電景觀、水浪花谷、連片砂糖橘、三華李種植基地,推出以“賞花、品果、休閑”為主題的農家樂游;憑借五公誕廟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結合溶洞探奇等項目,推出“祈福+探秘”的綠色旅游精品;舉辦砂糖橘開園采摘節、李花文化藝術節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節慶活動,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同時,制作鎮旅游宣傳片,展示楊梅鎮旅游新風貌,讓人們了解楊梅鎮。
【社會事業】?精準扶貧?做好省定貧困村及面上村2019年幫扶項目規劃,楊梅鎮、大氹村定期發放雞苗、飼料等生產農資到貧困戶手中,在實現短平快的基礎上,做好貧困戶入股小水電、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引導擴大早脆梨、三華李等種植規模,打造花生、油茶種植基地和砂糖橘育苗基地等,落實2019年預脫貧戶的“八有”指標。2019年11月,按市、縣工作部署,對照相對貧困村、相對貧困人口退出標準和程序,完成楊梅鎮、大氹村兩個相對貧困村退出工作,退出率為100%;完成相對貧困人口退出99戶264人,退出率為96.12%。
安全生產?加大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和執法力度,抓好食品、醫藥衛生、交通、消防、非煤礦山等專項整治工作,督促檢查“兩站兩員”工作,使其常規化、長效化,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為加強鄉鎮應急消防站、消防隊建設,提升火災自防自救能力,2019年2月1日,楊梅鎮“應急消防救援專職隊”正式揭牌成立,救援服、滅火器、消防水帶、消防車等救援器材和車輛設備齊全。
文教衛生?支持學校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楊梅學校教學樓、教師宿舍舊樓改造建設順利進行,塑膠跑道、籃球場、操場升級改造全面完成。支持衛生院醫療衛生事業,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使群眾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醫療服務。同時,做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生態文明建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垃圾處理填埋場等環保設施建設,組織實施好水源地保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項目,打擊破壞森林、非法采礦等不法行為。治理礦山廢渣廢水排放、生豬養殖企業排污等問題。做好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工作和護林防火工作,層層落實責任制。加強各村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定期開展河道漂浮物、垃圾、雜草清理行動,確保全面落實河長制各項任務,實現“水清、水善、河美”的目標。
【政府自身建設】?民主法治,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堅持向鎮人大報告工作,主動自覺接受監督。結合縣的要求,對政府各部門、事業單位進行行政權力清理,2019年清理行政權力229項,并登記造冊,向群眾公開。作風建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格抓好“四風”整改工作,嚴把“三公經費”使用關,有力促進干部隊伍作風轉變。
(摘自《陽山年鑒·2020》)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