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縣政協九屆六次會議
第2021006號提案的答復
縣政協李學森委員:
您在縣政協九屆六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將紅色文化融入陽山鄉村振興的建議》(第6號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一區定位兩輪驅動三大提質”發展思路,立足陽山文化特色,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結合職能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切實加強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2021年4月,經陽山縣人民政府同意,將“秤架鄉革命烈士陵園”等3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增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至此,陽山縣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共有6處,分別為:陽山縣革命烈士陵園、秤架瑤族鄉革命烈士陵園、大陂村李氏宗祠、陽山人民武裝起義紀念碑、堅守高陂108天戰斗紀念碑、下坪重建青年抗日同盟宣誓舊址。除下坪重建青年抗日同盟宣誓舊址為暫未核定文物保護單位外,其余5處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是明確主體,壓實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結合全縣不可移動文物的實際情況,2021年4月,陽山縣人民政府對全縣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和管理單位予以公告,公告明確了全縣各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和管理單位,進一步明確了各單位文物安全工作的主體責任。
二是深入基層,實地指導。先后出動監管、巡查力量80多人次,深入各鄉鎮實地開展不可移動文物監管、巡查工作,實現全覆蓋。
三是加強保護,確保成效。籌集資金10多萬元,聘請第三方資質單位為全縣5處縣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編制、完善了“四有”檔案。為全縣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統一制作了新的標志牌,已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懸掛(掛牌)工作。
二、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推動鄉村振興走向深入
結合全縣實際情況,出臺《陽山縣關于加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指導各地各鄉鎮依托韓愈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富的特色資源,加大對特色資源的挖掘整理,充分利用革命歷史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鄉村旅游精品旅游線路、旅游風情小鎮、文化旅游名村、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文化旅游小鎮等,支持特色文化創意產品和旅游商品開發,結合鄉村振興,串聯全縣各地文化旅游資源,打造鄉村精品旅游線路,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結合各項中心工作,今年來已組織100多人次到各地各鄉鎮指導開展工作。
三、積極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宣傳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資源,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二是充分利用圩日、節假日、“我們的節日”等日子廣泛開展宣傳活動;三是結合創文、掃黑除惡、禁毒、“掃黃打非”、安全生產、鄉村振興等相關工作開展宣傳活動;四是以文化市場巡察執法為契機,對文化市場經營業主及過往人員進行宣傳;五是廣泛動員和組織文化志愿者、公益人士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宣傳;六是結合掃黑除惡、鄉村振興、拆舊復墾工作,組織開展宣傳工作;七是結合送展送書送戲入校園和體育賽事活動,開展文物保護入校園宣傳工作。今年來,已組織開展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等各類閱讀活動10多場次,到陽山縣革命烈士陵園、堅守高陂108天戰斗紀念碑等革命文物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5場次,組織各類群眾性文化宣傳活動80多場次,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使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深入人心,營造保護紅色資源的濃厚氛圍;
八是加強紅色旅游宣傳推廣工作。通過《陽山旅游指南》和《陽山旅游手繪地圖》旅游宣傳冊和“陽山文體旅游”微信公眾號等等途徑,線上線下相結合,廣泛宣傳我縣紅色旅游資源,提升我縣紅色旅游知名度,如我縣七條精品旅游線路中黃坌紅色茶鄉主題游線、賢令山旅游風景區(英雄廣場、革命烈士紀念碑)、堅守黃坌高陂108天戰斗所在地、小江鎮下坪村---陽山人民武裝起義舊址、小江雷公巖知青文化體驗基地等紅色旅游資源;同時依托文旅招商引資工作,加大紅色旅游推介力度。積極通過旅游宣傳推介會、旅游招商推介會等宣傳渠道向外推介陽山紅色旅游資源,并配合相關部門編寫2021版《陽山投資指南》,吸引紅色旅游市場開發商業配套,推進旅游扶貧工作,確保我縣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把紅色文化融入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雖然我局在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但對照上級的要求和期望,仍有不少差距和短板。對此,我局將認真接納你提案的合理化建議,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著力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走向深入,助力鄉村振興,讓紅色文化成為陽山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亮點。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單位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此復。
陽山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1年8月5日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