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積極投身經濟社會建設中,他們除下軍裝、告別軍旅,在不同的崗位上持續奉獻,為推動地方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陽山縣七拱鎮就有這樣一對父子兵,父子兩人退役后均回到家鄉創業,推動家鄉農特產品走向市場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群眾的就業增收。
父親馮家紅介紹,自己于1985年退役。此后曾前往廣州市花都區闖蕩。這期間,他養過魚,種過菜心、玉米,并取得了一定的種養經驗。
2008年,他決定回家鄉創業,在七拱鎮三所村開辦了一個家庭農場。
馮家紅介紹,回到家鄉創業最初,自己承包了上百畝地搞種植,種植了蓮藕、西瓜、連州菜心等。“經過這么多年發展,現在我承包了有三百多畝地搞種植,同時還養魚、養牛、養羊。現在,每年春季種植西瓜,秋季就種植連州菜心、香芋南瓜等等。”

父子倆切磋西瓜種植技巧。
或許,出生于有軍人的家庭,子女也不免會受到軍人的影響。受父親影響,兒子馮青亮也選擇了從軍入伍,并于2012年退伍。退伍后,馮青亮也選擇回到家鄉,和父親一道,從事種植業。
最開始,馮青亮對種養業并不是那么熟悉。于是,工作之余,馮青亮會向爸爸和其他專業人員請教,很快就積攢了不少種養經驗,成為家里種養產業的得力助手。
目前,馮青亮主要負責面向珠三角市場的銷售,同時推送農場的其他產品。談及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規劃,他說:“會堅持下去,和爸爸一起做好種植業。”
父子兩人的回鄉創業,取得了成功,也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就業增收。
2018年起,馮家的種植基地每年都能夠帶動近百名村民就業。

在馮家的種植基地里,工人忙著采摘西瓜。
現在正是西瓜成熟季節。每天,馮家紅的基地里都有不少村民忙著采摘西瓜。來自石角村的周姨正是其中的一員。
周姨介紹,自己自去年開始來到這里工作,一天有90元、一個月有近3000元收入。“在這里上班離家近,還可以照顧家庭,很好啊。”
與此同時,馮家的成功事跡也帶動了周邊群眾的種植意愿和行動。附近群眾在遇到不懂或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也都會來向馮家取經,而馮家紅也會積極幫助村民解決難題。
去年“八一”建軍節,七拱鎮召開退役軍人座談會,特別邀請馮家紅為退役軍人講授創業經,帶動鎮里退役軍人共同創業。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退伍不退色。今后,我還打算擴大種養規模,幫助帶動更多周邊村民群眾就業、增收,為家鄉的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馮家紅說。
記者:段燦
通訊員:鄧曉慧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