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推進鄉村振興,黨的領導就是“火車頭”,近年來,陽山縣大崀鎮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以人才隊伍建設為基礎 夯實發展根基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發展,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是關鍵。大崀鎮結合村“兩委”換屆,優化村干部年齡、學歷結構,將一批“雙高雙強”的年輕黨員選進村“兩委”班子,進一步提升了組織的戰斗力。
同時,該鎮還制定出臺了《大崀鎮2021年村級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切實發揮好考核導向和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全體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思想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通過“主題黨日+”、鎮委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書記小講堂”等途徑,大崀鎮還不斷加大對農村黨員理論政策、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等領域知識水平的提升,為村黨組織提升領導鄉村振興能力提供“營養來源”。
為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崀鎮組建了20支“黨員突擊隊”和“志愿服務隊”到鄉村振興一線亮身份、作表率、樹形象,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為抓手,黨員帶頭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拓寬了X383線松林—振民—陽城鎮6公里道路、完善了4條公路的交通安全設施、加固琶逕村排洪渠、整治削坡建房隱患點、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等,竭盡全力做好民生實事,解民之所急、所難。
以駐鎮幫鎮扶村為契機 凝聚共建力量
廣州市黃埔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后,大崀鎮迅速成立了工作隊黨支部,安排2名工作隊員到鄉村振興任務重以及集體經濟薄弱村擔任“第一書記”,依托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協助鎮村建強組織、發展產業、抓好治理、優化服務,真正做到“駐到實處、幫到點上、扶到根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提供堅實力量。
工作隊積極發揮職責,籌措幫扶資金助力大崀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從區幫扶資金中拿出50萬元用以設置一批鄉村公益性崗位(包括鄉村保潔員、道路養護員、農村管水員等),新聘請的36名鄉村保潔員已正式上崗,推動日常管理制度落實。

黃埔區駐大崀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開展調研。
在黃埔區政協辦的牽線搭橋和大力推動下,黃埔區18個幫扶單位與大崀鎮8個行政村黨總支部及16個村民小組黨支部簽訂了《黨組織共建結對協議書》,黃埔區委黨校與大崀鎮委黨校簽訂了結對幫扶協議。通過構建“黨建共建+結對幫扶”機制,雙方組織開展服務群眾聯動、文體活動聯誼等黨建結對交流活動,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擴大優質資源輻射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共謀經濟發展,共辦實事好事,共助鄉村振興。
以做實網格服務為關鍵 提升治理效能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大崀鎮以網格化管理優化服務保障,不斷抓細抓實基礎工作,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積極構建“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崀。
大崀全方位布點網格神經末梢。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全民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治理協調機制,把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納入“黨委工程”,堅決扛起基層社會治理的政治責任。推進織密全面覆蓋的綜合網,全鎮共劃分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8個、三級網格40個,按照“1+1+3+N”模式選優配齊專職網格員40名、固定信息員338名,形成了“村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大崀鎮綜合網格指揮調度中心。
全系統聯通網格脈絡,堅持用科技賦能基層治理,依托數字政府建設成果,建成“1個中心+1個站點+N個終端”網格治理工作體系。圍繞“一子落而滿盤活”的網格化管理目標,制定《網格員工作職責和要求》,明確網格員的“十員”角色定位、4個方面工作指標、8項工作職責、5項工作要求、36項排查事項清單,構建“源頭發現、線索甄別、網格上報、調度交辦、部門處置、核查反饋、系統辦結”的閉環式問題處理機制。
2021年,全鎮網格員巡查發現各類問題6000多個,自行處置5600多個,上報鎮級處置400多個,推動矛盾糾紛就地調、就地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黨的組織優勢,打通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獲評“全國首批鄉村治理示范鎮”。
多角度夯實治理基礎。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用法治規范社會行為、引領社會風尚;制定《大崀鎮村實務工作手冊》,以條理清晰的流程圖把村級各項事務具體內容、操作流程、相關要求直觀的展示出來,切實做到每項村務工作的事項名稱、具體實施的責任主體、權力運行的操作程序、運行過程的公開公示等“四個”明確;堅持以群眾為主體,建立積分超市,制定信息積分兌換獎勵辦法,激勵引導各類人員擔任信息員、參與基層治理。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 實現生態宜居
當前,大崀鎮正在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此為契機,以創建廣東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鎮、示范村為抓手,大崀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開展“主題黨日+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常態開展清潔村莊工作,形成了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齊干的良好氛圍,擦亮了美麗鄉村、和諧鄉村的“底色”。

黨員干部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現在,大崀鎮全鎮衛生保潔制度達到自然村全覆蓋,并建有衛生保潔隊伍,實現生活垃圾應收盡收、及時清運,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變“散裝”為“整裝”、“臨時”為“專職”、“有時”為“全時”。同時,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全面建設,以松林村、沙田村為試點,開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黨員干部帶頭,廣泛動員村民自查、自拆違法建筑。對拆除后地塊打造“四小園”,加快建設步伐,整合各類資源,群策群力,循序漸進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松林村干部攙扶接種疫苗的老人。
截至目前,全鎮36個自然村建有小公園、文化活動場所,完成休閑公園建設,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基本建成,房屋風貌管控、特色庭院建設覆蓋率不斷提高。
下一步,大崀鎮將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不斷鞏固和擴大鄉村振興成果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鄉村振興的大崀藍圖。
記者:段燦
通訊員:羅嘉琪 黃文濤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