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遠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先后制定出臺了《清遠市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清遠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清遠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等多部實體地方性法規。如何落實和用好這些地方性法規?陽山縣大崀鎮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展開了積極探索,并有效助推當地鄉村事業發展。

大崀鎮積極落實和用好地方性法規,全力守護綠水青山。圖為大崀茶坑水庫。許明輝攝影
近些年正是創建文明村鎮、衛生村鎮以及美麗鄉村創建的關鍵時期。《清遠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清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清遠市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出臺,為大崀鎮開展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美麗鄉村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年來,大崀鎮積極落實條例相關要求,統籌做好本鎮村莊規劃和建設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審批管理制度,配強日常辦理工作人員隊伍和監管執法隊伍,強化村莊建設管理。
同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揮群眾主動性,多方投入,大力實施農房外立面改造,加強農房風貌管控,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大崀鎮有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54條、特色村13條、生態村1條。
截至目前,大崀鎮累計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54條、特色村13條、生態村1條,打造了水圳頭、東風等特色精品村,創建縣級文明村24條、市級文明村3條,成功創建市級衛生鎮,創建市級衛生村3條。同時,鄉村風貌管控全面推進,鄉村風貌提升經驗做法獲全省推廣,代表陽山縣接受省2019年度、2020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名列粵北片區第一。
地方性法規的落地實施為大崀鎮村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落實《清遠市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為例,大崀鎮內的茶坑水庫是陽山最大的水庫,也是縣城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該鎮嚴格落實保護條例,堅決制止可能危及水源水質的生產經營活動,同時,持續加強監管,確保水源保護地零排放、零污染。
在日前由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和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關于2020年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結果的通報》中,陽山綜合考核結果排名全省第2名。其中公布的一些2020年陽山縣環境狀況指標中,陽山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記者:段燦
通訊員:鄧曉慧 鄧奕彬
編輯:林偉杰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