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里將拆除牛欄豬舍的地建成了小公園,我沒事就領著孫子來逛逛,村子美了,心情也美滋滋的。”說起如今村里的變化,陽山縣楊梅鎮何皮村村民賴大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年來,楊梅鎮積極做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強化資金投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呈現出一幅村村增綠、處處有景、戶戶整潔的美麗畫卷。

陽山縣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通訊員供圖
同樣發生變化的還有嶺背鎮蒲蘆洲村,不僅路上的垃圾不見了,路邊還種上了鮮花,墻壁也進行了粉刷,被繪上了色彩艷麗的圖畫和文明標語。有村民說:“村里衛生環境變干凈了,潛移默化中使文明鄉風走入千家萬戶,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舒心了。”陽山縣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不僅刷新鄉村“顏值”,還提升了鄉村的內在“氣質”。
變化的背后凝聚的是陽山縣的決心和毅力。近年來,陽山縣堅持農民為主體,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綠化一保潔”為抓手,全面對標《農村人居環境三年行動方案》,持續深入抓好抓實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要任務,著力解決“臟亂差”問題,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農民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高。
“堅持應清就清、該拆盡拆的原則,重點對農村屋前屋后積存垃圾和雜物、路邊雜草、池塘河流溝渠黑臭水體和漂浮物、亂搭亂建臨時雞舍木棚等進行統一清理轉運,確保村容村貌整潔干凈,有效改善群眾生活環境。”3月9日,楊梅鎮黨委書記李志文帶領干部群眾、志愿者以村小組為單位集中行動,逐一深入開展整治工作。
“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要成一件”,對于人居環境整治,陽山縣堅持常態化進行,以整治衛生死角為重點,將人居環境再打造、再提升、再優化,全縣范圍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環境衛生整治熱潮。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從‘動起來’‘干起來’到整體‘熱起來’,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后,鄉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觀,村民參與度也更高了。”大崀鎮松林村黨總支書記黃火炎說起變化很感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關鍵要讓村民自覺參與。”據了解,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松林村充分調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堅持讓群眾唱主角、做主人,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9年,松林村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2020年在《鄉村振興清遠大擂臺》中榮獲金獎。
農村人居環境不僅要建得好,還要管得好。
陽山縣以改變影響農民環境衛生不良習慣為切入點,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使村莊清潔行動工作由突擊攻堅向常態化、規范化軌道邁進。建立了縣、鎮、村(社區)三級上下聯動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的工作局面。同時,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組織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村莊清潔,推動各項整治任務落地見效。
此外,陽山縣堅持抓好政府、自然村(經濟社)、社會化服務三級管護責任,有效發揮保潔隊伍作用,全縣2077條自然村全部建立村莊衛生保潔隊伍共2142人,并積極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落實長效管理制度。
采寫:特約通訊員 張麗思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