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縣統計局關于2013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
2013年,縣委、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橋頭堡”發展戰略,克服各種困難和壓力,全力穩增長、促轉型、抓改革、惠民生、保穩定,精心部署、狠抓落實,積極推進“三基地一名城”建設,使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一、綜 合
總體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3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5.11億元,比上年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92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6.68億元,增長14.2%(其中工業增加值10.21億元,增長26.4%,建筑業增加值6.47億元,下降5.8%);第三產業增加值34.52億元,增長3.5%。三大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8︰22.2︰46。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20641元,增長5.7%。
物價漲幅逐步回落,財政預算收入小幅增長。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漲2.1個百分點,社會商品零售物價漲0.4個百分點,農產品生產價格縮減指數為104.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為100.5%。2013年全縣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47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工商稅收2.58億元,增長7.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5.93億元,增長17.8%。
勞動就業工作取得進展。2013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797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62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7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抓好各種培訓就業工作,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2448人,幫助農村勞動力掌握一門專業技術、為其轉移到城鎮和非農產業就業創造條件。就業局勢保持穩定,促進了我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維護了全縣安定團結局面。
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成效。2013年新引進項目(含增資擴產項目)21個,合同投資51.37億元,完成市下達年任務26億元的197.5%;實際到位資金(含延續項目)11.4億元,完成市下達年任務10億元的114%。完成合同利用外資2769萬美元,完成市下達年任務2658萬美元的105.2%;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101萬美元,完成市下達年任務500萬美元的220.2%。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我縣經濟發展處于緩慢回升階段,各行業處于轉型關鍵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面臨著內需不振、投資不強、工業后勁乏力的重重困難。由于生態發展區以及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的制約,難以引進大型優質規模工業企業,導致第二產業比重偏低,產業結構不平衡,難以有效拉動經濟的增長和提高財稅收入。重點工程項目進展緩慢,難以拉動全縣投資較快增長。由于物價上漲,企業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揚,使中小型企業經營十分困難,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建設用地緊張、資金短缺等問題導致產業園區項目遲遲難以落實。
二、農 業
農林牧漁業穩定發展。據統計,2013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25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農業產值21.80億元,增長3.8%;林業產值3.32億元,增長25.5%;牧業產值10.04億元,增長4.0%;漁業產值0.47億元,增長10.2%,其余為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62億元。
種植業結構繼續調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0.9萬畝(含大豆面積),受6、8月份暴雨影響,比上年減少5343畝。糧食總產量10.58萬噸,同比減少5970噸,其中稻谷產量5.99萬噸。糧食平均畝產259公斤。大部分經濟作物增長較快,如油料作物產量1.67萬噸,增長3.67%。蔬菜種植面積37.57萬畝,增長2.23%;產量42.30萬噸,增長2.22%。水果總產量5.26萬噸,增長11.55%。
林業生產繼續增長,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當年造林面積57000畝,比上年增加12150畝,幼林撫育面積119010畝次,木材采伐量13.56萬立方米。
畜牧水產業穩定生產。年末生豬存欄量33.08萬頭,全年生豬出欄量46.51萬頭;家禽年末存欄232.13萬只,當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543.94萬只,其中雞出欄512.8萬只;肉類總產量4.17萬噸,其中豬肉3.24萬噸;水產品產量0.47萬噸,增長5%。
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10.21萬千瓦,比上年增加6.3%;農村用電量4611萬千瓦時,比上年增加699萬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折純)2萬噸,與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積17.64萬畝;旱澇保收面積12.11萬畝。
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進展。重點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縣建設,建設國家、省市縣級示范社32家,培育扶持縣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4家,指導組建合作社45個,合作社總數達到200個。2013年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收入達15291.88萬元以上,扶持帶動全縣7722多戶農戶進入產業化生產鏈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13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0.21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5億元,增長52.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15億元,增長83.8%,其中輕工業產值2.5億元,增長9.7%;重工業產值21.65億元,增長99.4%;非公有工業產值20億元,增長117.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40.2萬元。
建筑業產值小幅增長,房地產業平穩發展。2013年我縣共有資質內建筑業企業3家,全年完成產值16053萬元,同比增長1.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3.84萬平方米,下降4.9%;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94萬平方米,下降81.7%。目前我縣入庫統計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有14家,全年完成總投資3.49億元,下降29.2%;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73萬平方米,增長4.1%,其中住宅面積14.17萬平方米,增長1.1%;商品房銷售額5.72億元,增長19%,其中住宅銷售額5.25億元,增長10.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2013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49億元,下降29.2%。分行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0.11億元,下降80.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52億元,增長81.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72億元下降50.1%。
五、貿易、旅游業和金融業
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7億元,增長11%,其中: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11.14億元,增長10.3%,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8.02億元,增長11.5%。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2億元,增長12%;零售業零售額22.8億元,增長11.3%;住宿業零售額0.35億元,下降6.5%;餐飲業零售額3.82億元,增長10.3%。全年出口貿易創匯實現1406萬美元,同比增長62%。
旅游業保持穩步發展勢頭。我縣大力實施“橋頭堡”戰略,圍繞“建設幸福美麗陽山”的目標,全力打造珠、港、澳綠色生態旅游基地,繼續整合優質旅游資源,大力打造生態和人文歷史旅游品牌,吸引廣大游客前來觀光、旅游,2013年共接待游客401.1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6%,其中:廣東第一峰旅游風景區接待游客50.2萬人次,增長52.2%。全年旅游收入總計23.79億元,增長17%。全縣擁有星級酒店8家,客房總數1102間。
金融信貸平穩運行。2013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7.71億元(人民幣口徑,下同),比年初增長12.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61.36億元,比年初增長14%,單位存款余額14.5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33.01億元,比年初增長14.5%,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21億元,比年初下降21.3%。中長期貸款30.79億元,增長18.4%。
六、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2013年,全縣小學招生4994人,在校生22505人,畢業生4076人,小學專任教師2074人。普通中學招生6781人,其中高中招生2737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322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529人;普通中學畢業生9591人,其中高中畢業生2483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100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和高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99.47%和69.7%。
科技事業積極推進。向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申報了22個科研項目;切實抓好國家和省農業科技推廣示范、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等5個項目的實施,重點完成了2012年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技人員3G技術推廣培訓等工作。完成2012年度的200名農業職業技能培訓任務;組織、協辦各類農業技術專題講座培訓45次,培訓農戶約5000人次;組織農技人員、專業合作社人員等60多人參加省市組織的“農博會”項目3G技術推廣學習。
七、文化、體育、衛生
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全縣擁有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影劇院、廣播電臺各1個。圖書館藏書4.7萬冊。博物館收藏文物850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89件(套)。體育館舉辦各類運動會13次,參加運動會的運動員6000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15萬人。全年放映電影2345場,觀看人數達60萬人次,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衛生事業扎實推進。2013年全縣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45.47萬人,比上年增加2840人。衛生機構床位數由上年的1336張增加到1427張,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由上年的1190人增加到1273人。全縣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8.99%,比上年提高0.39個百分點;嬰兒死亡率為3.0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4.4‰,提高0.69個千分點。
八、環 境 保 護
環保工作穩步推進,節能降耗取得成效。2013年全縣單位GDP能耗下降4.63%,超額完成了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12.61噸,比上年減少35.4%,二氧化硫去除量3.09噸,比上年下降41.9%。工業廢水排放總量32.6萬噸,比上年增加136.2%,達標率100%;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為78.1%,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100%;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九、人口與人民生活
戶籍人口小幅增長,民生不斷改善。2013年年末全縣戶籍人口53.79萬人,比上年增加634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32萬人,比上年減少339人。人口出生率13.89‰, 比上年下降3.22個千分點,死亡率6.58‰,人口自然增長率7.32‰,比上年下降4.02個千分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4元,比上年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860元,增長13.8%。
社會福利事業不斷加強。全年有258690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其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3759人,企業參保人數36169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04931人。15002人參加工傷保險,12643人參加失業保險484854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包含農村合作醫療),15670參加生育保險。各項基金總收入21014萬元,各項基金總支出21316萬元。年末共有離退休人員9417人,當年共支付離退休費13992萬元。全年列入低保對象6736戶15889人(其中城鎮282戶593人,農村6454戶15296人)。全縣共有五保戶2919人,其中敬老院供養的290人,分散供養的2629人。年末擁有社會福利院1個,床位15張,收養3人,敬老院14個,床位627張,收養人數290人。
注:1、本公報數為2013年度初步統計數
2.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由500萬元調整為2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增速為可比口徑。
3、公報中的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均按當年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其他指標的增長速度為名義增長速度。
4、各項指標均使用相同口徑數據進行對比。
陽 山 縣 統 計 局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