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陽山縣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按照《陽山縣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陽山縣2023年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要點》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現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通過召開黨組會議、黨員大會、干部職工會議等方式集中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重大部署,使我縣司法行政系統干部職工進一步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并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我縣司法行政各項工作中。
(二)2023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我局黨組、班子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全局工作之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黨組會議、班子會議研究部署法治建設工作,使法治建設工作與我縣司法行政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憲法、民法典、黨章、國家安全法、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我局法治建設。
(三)聚焦服務大局,推進法治陽山建設。
1.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及省、市、縣法治建設總體部署內容貫徹到全面依法治縣工作全過程,統籌協調開展好綜合行政執法下移工作,確保我縣綜合行政執法下移工作“放得下,接得住、接得好”。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專項整治工作按要求落地落實。
2.拓展行政復議體制成果,強化行政復議建設。共辦理復議應訴案件121宗。其中,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8宗,已結案39宗(包括2022年轉結3宗),11宗審理中;辦理縣政府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18宗;參與辦理行政應訴案件53宗(含上期轉結),其中一審案件共28宗,二審案件18宗,再審案件6宗。積極協調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縣政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23宗;為縣重大行政決策、行政合同簽訂以及各類政府涉法事務提供法律意見229余件,確保了重大行政決策和推進依法行政的規范性、合法性,使政府和部門有效地防控了各類法律風險。
3.不斷夯實法治建設基礎,創新拓展普法宣傳平臺。建成大崀鎮松林村、七拱鎮隔坑村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并投入使用。在全縣167個村(社區)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全縣在冊“法律明白人”增至670人,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持續開展禁毒、防詐、掃黃打非、民法典、憲法等“法律六進”宣傳教育活動40余場,派發宣傳資料7800多份;通過縣電視頻道開設普法專欄《普法直通車》今年以來已播放19期;制作法治宣傳情景劇、短視頻4部,開展網上法律知識活動6期,有獎問答活動共4期,通過微信朋友圈、陽山融媒體等途徑廣泛轉發進行宣傳;在縣政府門戶網轉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各類法律法規,供社會各界人士普及法律知識;充分發揮法治文化主題公園作用,更換公園內64面法治宣傳燈箱案例。
4.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保穩定、促和諧”為主線,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5992次,預防糾紛161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案件566宗,成功調解563宗,調處率100%,協議金額達982萬元,其中律師參與調解案件82宗,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40宗。
5.落實安置幫教人員“必接必送”制度,全年銜接刑滿釋放人員310人,其中監所釋放的刑滿人員160人,解除社區矯正人員150人。安置率100%,幫教率100%,重新犯罪率為0%。
6.完成“智慧矯正中心”建設,提升智慧矯正信息化水平。按照“智慧矯正中心”創建工作要求完成功能室建設和劃分,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信息化核查,每月對社區矯正對象隨機點名簽到覆蓋率達到100%,至2023年年底,全縣在冊社區矯正對象133人,沒有出現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情況。
7.充分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職能,打通法律服務全覆蓋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助力法治鄉村建設,提供法律咨詢2238人次,登記工作臺賬2102條,法治宣傳680場,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2件,出具法律意見45條,協助調解矛盾糾紛60件,處理其他事務315件。
8.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能力,全力維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9件,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8人次,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23人次,為婦女提供法律援助29人次,提供法律咨詢183人次,開展法律援助法治宣傳21場次,發放宣傳資料約2800份。
9.實施“千所聯千會”工程,組建“千所聯千會”工作律師事務所庫,縣工商聯及所屬14家商協會共15個單位與6家律師事務所實現對接全覆蓋。“千所聯千會”與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活動32場次,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幫助企業防范化解風險,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10.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大力支持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派出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同志到縣鄉村振興辦跟班協助工作;與黎埠鎮六古村委會結對幫扶,組織慰問困難群眾15戶,支持鎮鄉村振興工作經費1萬元。
二、工作亮點及成效
工作亮點:推行“智慧司法”線上辦特色,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積極探索市域社會治理新舉措,利用“智慧司法”視頻系統,以點帶面覆蓋學法普法、依法行政、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辦理等各項司法行政業務,打破時空壁壘,實現線上辦、快速辦、優質辦,提速便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工作成效:利用“智慧司法”視頻系統,開展律師線上調解、法律援助、村居法律顧問線上法治宣傳、法律咨詢、公證業務、社區矯正管理等工作,依托指揮中心連通市縣鎮村四級有關單位,將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高效送到村委會一級,用優化后的信息化空間換取更多的便民服務時間,不斷提升全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自系統開通以來,在省司法廳、市司法局關心支持下,協調陽山縣公證處與廣州市南方公證處,線上為群眾辦理公證業務,開創了廣東省內遠程辦理公證先例,解決了陽山縣公證處暫時沒有公證員、群眾辦理公證業務難的問題,至今辦理公證業務553件,接受群眾咨詢2500多人次。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案件1500多宗,其中律師線上參與調解的疑難復雜案件400多宗,提供各類法律服務4000多件,開展法治講座600多場次,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線上法治教育2700多人次,開展執法業務培訓7場次,指導、咨詢解答41場次。
三、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執法人員業務能力有待提升。我縣實施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基層執法工作量隨之增多,基層執法人員業務能力不足,對行政執法程序、適用法律、自由裁量權等執法業務不熟悉,易引發矛盾糾紛,導致行政復議案件增加。
(二)行政復議辦案人員配備有待增加。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后,相應的人員編制沒有隨之劃轉至縣人民政府復議機關,導致案件增多但辦案人員配備不足。目前,現有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案件由縣司法局法制股原有人員兼職。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當作首要政治任務,按照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持續深入開展政治輪訓,進一步鞏固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構建推進隊伍教育整頓的常態機制,助力陽山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持續抓好鄉鎮綜合行政執法下移工作的統籌協調,確保我縣綜合行政執法下移工作“放得下,接得住、接得好”;不斷提高行政復議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促進行政復議能力建設,全面提高行政復議能力和水平。
(三)推進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智慧司法”視頻系統,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組織開展好人民調解員培訓班工作,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化解新形勢下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
(四)強化矯正工作規范化運行。深入探索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的管控機制,充分利用遠程視頻系統、手機定位等設備,逐漸形成一套科學可行、行之有效、效果顯著的管控模式和管控機制,并進一步推進“智慧矯正中心”建設驗收工作。
(五)加強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推動轄區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持續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和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深入開展“以案普法”活動。
(六)著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不斷延伸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在全縣167個村居法律援助站基礎上完善服務網絡,整合掛點村居法律顧問資源,為村居特困群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同時積極解決我縣公證員短缺問題。
陽山縣司法局
2023年12月18日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移動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