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91午夜精品,91污网站,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国产精强码久久久久影片at,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午夜天堂网,日韩av免费网址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 > 財政信息 > 縣級預決算
陽山縣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報告
時間: 2009-04-01 00:00    來源:陽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點擊: - 【字體:

 

陽山縣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

和2009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09年4月1日在陽山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陽山縣財政局局長 梁勇華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陽山縣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委員和列席會議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2008年是我縣財政工作經受重大考驗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和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我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指導和政協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經濟發展思路和總體部署,積極應對形勢變化,依法組織財政收入,堅持依法理財,財政收入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各項重點支出項目得到有效保障。總體來說,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有力推動了我縣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一、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

2008年我縣財政總收入88,57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19,122萬元,增長27.53%,完成年初預算48,455萬元的182.8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5,418萬元,基金預算收入6,879萬元,調入資金2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56,131萬元,上年結余123萬元。財政總支出88,450萬元,同期比增支19,117萬元,增長27.57%,完成年初預算48,455萬元的182.54%。其中:一般預算支出78,466萬元,基金預算支出8,878萬元,上解支出659萬元,增設預算周轉金447萬元。總收總支對比,結余128萬元。(由于省批復決算工作還在進行中,以上數據可能有所調整,待省批復決算后再報縣人大常委會審批)

(一)一般預算收入具體情況

本級一般預算收入25,41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5,410萬元,增長27.04%,完成年初預算23,809萬元的106.76%。收入具體情況如下:

1、工商稅收入完成16,117萬元,同期比增2,940萬元,增長22.31%,完成年初預算16,056萬元的100.38%。

(1)國稅完成3,993萬元,同期比增90萬元,增長2.31%,完成年初預算4,215萬元的94.73%。其中增值稅完成3,793萬元,同期比增1萬元,增長0.03%,完成年初預算4,095萬元的92.63%;企業所得稅200萬元,同期比增89萬元,增長80.18%,完成年初預算120萬元的166.67%。

(2)地稅完成12,124萬元,同期比增2,850萬元,增長30.73%,完成年初預算11,841萬元的102.39%。其中:

①營業稅4,986萬元,同期比增1,301萬元,增長35.31%,完成年初預算4,716萬元的105.73%;

②企業所得稅1,073萬元,同期比減336萬元,下降23.85%,完成年初預算1,803萬元的59.51%;

③其他個人所得稅502萬元,同期比增123萬元,增長32.45%,完成年初預算485萬元的103.51%;

④資源稅2,095萬元,同期比增502萬元,增長31.51%,完成年初預算2,039萬元的102.75%;

⑤城市維護建設稅1,090萬元,同期比增39萬元,增長3.71%,完成年初預算1,345萬元的81.04%;

⑥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等其他稅種收入2,378萬元,同期比增1,221萬元,增長105.53%,完成年初預算1,453萬元的163.66%。

2、契稅、耕地占用稅收入1,677萬元,同期比增701萬元,增長71.82%,完成年初預算1,117萬元的150.13%。其中契稅收入733萬元,同期比增61萬元,增長9.08%,完成年初預算769萬元的95.32%;耕地占用稅944萬元,同期比增640萬元,增長210.53%,完成年初預算348萬元的271.26%。

3、罰沒和行政收費收入完成5,266萬元,同期比增756萬元,增長16.76%,完成年初預算5,230萬元的100.69%。

4、專款收入968萬元,同期比減283萬元,下降22.62%,完成年初預算1,312萬元的73.78%。其中教育附加收入670萬元,同期比增31萬元,增長4.85%,完成年初預算700萬元的95.71%;排污費收入192萬元,同比增18萬元,增長10.34%,完成年初預算174萬元的110.34%;公路運輸管理費收入6萬元,同期比減30萬元,下降83.33%,完成年初預算36萬元的16.67%;水資源費收入100萬元,同比增34萬元。

5、其他收入1,390萬元,同期比增1,296萬元,增長1,378.72%,完成年初預算94萬元的1,478.72%。

從收入整體看,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長27.04%。地稅收入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增長30.73%。我縣各收入項目除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專款收入減收外,其他各收入項目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增收。非稅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為30%,非稅收入比重仍然偏高。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以來,我縣在遭受嚴重冰凍災害和全球金融海嘯沖擊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經濟仍然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二是我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推動建筑安裝業營業稅快速增長54%。三是積極落實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稅收調整政策,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合計增收1,289萬元,占工商稅收增收額的43.84%,是今年地方稅收的增長亮點。四是規范非稅收入管理,非稅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0.21%,增收額占一般預算收入增收額的32.70%,成為拉動我縣一般預算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影響財政收入的不利因素:一是冰雪災害嚴重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年初的冰凍災害對我縣農業生產以及電力、水利、交通等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其中我縣支柱稅源-電力行業更是“重災區”,單是電力行業的企業所得稅與去年同期對比,減收了1,622萬元。二是金融海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制約稅收增長,從8月份開始,礦產品價格呈快速下降的態勢,有色金屬加工、采選礦企業紛紛減產、停產,造成稅收減收。三是原材料、油電煤等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上升,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和效益,導致企業減收、稅收減收。其中,電煤價格從年初的480元/噸最高上漲至780元/噸,漲幅達62%,造成粵陽電廠全年不能維持正常生產,增值稅與去年同期減收2,617萬元,下降68.80%。四是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稅收政策調整影響,造成稅收減少。特別是企業所得稅“兩稅”合并和營業稅起征點提高等政策性減收因素,使稅收增長空間小且有減收趨勢。五是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造成了房屋交易減少,契稅、房產稅增長乏力,房產稅還出現了負增長。

(二)一般預算支出情況

本級一般預算支出78,46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1,057萬元,增長16.40%。實現了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保穩定、促發展的目標,基本上保障了各項事業發展所需。支出主要項目完成情況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168萬元,同期比增支2,601萬元,增長22.49%。主要是統一崗位津貼規范統發增支、稅收征收經費增加以及人口和計生事務支出增支。

2、公共安全支出5,666萬元,同期比增支1,246萬元,增長28.19%。主要是上級追加裝備和辦案補助支出增加,以及縣落實公、檢、法公用經費保障制度而增支。

3、教育支出20,938萬元,同期比增支2,328萬元,增長12.51%。主要是上級追加中小學生公用經費1937萬元、中職學生獎助學金208萬元、困難家庭子女生活費補助439萬元、城鎮學生免費義務教育225萬元等資金,比去年增加305萬元,同意崗位津貼規范統發增支1393萬元,以及縣落實中央和省要求的各項教育配套資金增加而增支。

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305萬元,同期比增支2,848萬元,增長33.68%。主要是由于低保補助標準提高(農村低保由原來40元/月提高到65元/月、城鎮低保由原來80元/月提高到110元/月),提高優撫對象標準,且低保人數增加和增發低保對象的“春節”慰問金等,省、市增加對低保、優撫對象補助專款追加以及縣配套資金的增加而增支。

5、醫療衛生支出8,551萬元,同期比增支2,526萬元,增長41.93%。主要是上級追加農村合作醫療和疾病防控專款增加1329萬元,以及提高農村合作醫療標準(縣級財政補助由原來7.5元/人提高到15元/人),參合人數增加,新增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醫療保險人數增加而增支。

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221萬元,同期比減支585萬元,下降32.39%。主要是去年上級追加我縣基礎設施項目資金625萬元,今年無此項目而減支。

7、農林水事務支出8,816萬元,同期比減支1,289萬元,下降12.76%。主要是上級追加與去年同期對比減少,其中: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標淮化項目資金300萬、土地治理項目資金297萬,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資金2,144萬元。

8、其他支出3,907萬元,同期比減支601萬元,下降13.33%。主要是主要是按照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的要求,將原來列入其他支出的部分項目列入了相應科目。

(三)主要財政重點工作

1、突出收入征管,確保收入穩步增長。2008年,各種減收因素異常多,我縣財政收入形勢非常嚴峻,是近幾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我縣財稅部門圍繞收入中心工作,根據“向征管要稅收”的理念,充分發揮強化征管對增收的促進作用:一是堅持執行財稅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工作聯系和信息交流;立足于早謀劃、早啟動,在全面摸排稅源的基礎上,及時將財稅收入任務分解落實到位。二是狠抓礦山稅收入庫。稅務部門協同縣礦產專責領導小組,在礦產品出入境實行統一過磅核算基礎上,征管合力,稅費并重,共同做好采礦業稅費征管工作。三是財稅部門勤征細管,建立財稅收入增長監測分析機制,實現了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稅源跟蹤管理,力促均衡入庫。四是在壯大主體稅種的同時,著力抓好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地方小稅種的征收,培育財政增收亮點。五是加強非稅征管,挖掘非稅增長潛力,逐步將尚未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非稅收入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六是做好收入情況通報,由財政部門每月編發收入簡報給縣四套班子領導,各鄉鎮、各征管部門,及時掌握收入形勢。在各級政府及財稅部門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年度收入任務。

2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牢固樹立“關注民生、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念,加大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力度,提高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一是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2008年教育支出20,938萬元占本級支出的26.68%。其中:投入教育布局調整專項資金359萬元,投入870萬元用于農村學校危房改造,審核撥款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2,847萬元,困難家庭子女生活費補助439萬元,投入894萬元用于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歷史欠債。二是大力支持計生工作,今年是計生工作大翻身的關鍵年,2008年人口與計生事務支出2,711萬元,比去年增加598萬元,增長29%,其中支付計生獎勵金117萬元,支付計生節育獎金42萬元,促進了計劃生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三是著力提高公職人員收入水平。安排4,047萬元資金確保了統一崗位津貼規范發放到位和干部職工住房公積金。四是扶持弱勢群體,落實各項惠民政策。2008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305萬元,比去年增支2,848萬元。低保財政專戶共支付最低生活保障資金1,748萬元,城鄉低保覆蓋人數分別達988人和28,374人,做到應保盡保,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活問題。社會保險基金專戶支付養老保險基金6,571萬元、工傷保險基金138萬元、失業保險基金63萬元、生育保險52萬元、企業離休干部醫療保障金69萬元。同時發放五保戶供養補助457萬元,使五保戶老有所養問題基本解決。大力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投入專項資金454萬元,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勞動力市場建設以及農村勞動力培訓等工作。五是支持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推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醫療衛生支出8,551萬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10.89%,同期比增支2,526萬元 ,增長41.93%。2008年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51,949人,覆蓋率達98.8%。其中:財政補助五保戶、低保戶20,520人,農村獨生子女43,101人,純二女11,348人參加合作醫療,共支付補助資金65萬元。今年共籌集合作醫療基金4,566萬元,支出3,476萬元,有20,893人次得到住院醫療基金,并對1,132人次實行農民大病醫療救助,支付大病醫療救助金32萬元。六是支持抗災救災和公共安全。撥付冰凍災害恢復重建資金1,040萬元,幫助受災農民災后重建和恢復工農業生產以及搶修城鄉供水、供電設施。處置嬰幼兒奶粉事件,預撥免費篩查及救治經費8萬元。安排資金230萬元,對口支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

3、突出支持“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財政部門始終把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重心,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農村進步、農民增收。一是撥款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630萬元,支持農業科技推廣、農村沼氣、機電排灌工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等各項農業生產事業發展;二是采取“一折通”形式,兌現了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以及水稻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資金2,370萬元,兌付到戶率達到100%。三是積極籌措農業救災復產資金投入875萬元,支持開展救災復產。四是撥付能繁母豬飼養補貼114萬元,撥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專項資金203萬元,提高農業安全保障力度,增加農民收入。五是支持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等水利建設資金500萬元。六是有效落實村干部的報酬待遇。村干部每人每月增加津貼100元,村小組長每人每年發放補貼500元;并投入38.5萬元,逐步建立起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以及安排50萬元兌現 “兩委”干部年終獎勵和安排105萬元落實離任村干部經濟補償政策。七是加大對村級經濟的扶持力度,對資源貧乏、經濟薄弱的困難村委會進行資金補助109萬元,改變村級經濟的落后面貌。八是大力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投入鄉村公路建設資金256萬元、建設農村客運候車亭77個,著力解決農村行路難問題。

4、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推進各項財政改革。一是切實抓好財政國庫改革試點工作,2008年通過國庫集中支付資金2.8億元。二是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目錄,加大政府采購的監管力度。采購預算2,047萬元,采購金額1,862萬元,節約資金185萬元,綜合節約率為9%。三是進一步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目前,縣直黨政機關和依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已全部列入部門預算管理。四是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資產管理工作,不僅掌握了基本情況,而且為今后增加非稅收入開辟了新的渠道,為資產管理、營運、處置提供有效的依據。

5、突出依法理財,加強財政監督,確保財政性資金的規范管理。一是嚴把支出審核關。按照預算的范圍和內容執行支出預算,嚴格控制各項預算追加,不越權調整、改變預算用途。二是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人、車、會、文”、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和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支出,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壓縮5%的要求,切實做到厲行支約,以實際行動支援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三是集中財力主要用于民生工程、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方面,2008年民生支出(含教育、科學技術、社保就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和農林水事務)50,456萬元,與去年相比增加6,675萬元。四是加強財政監督,確保財政性資金的規范管理。開展對災民口糧、重建家園、救災復產和農村合作醫療等專項資金進行了檢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6、積極發揮經濟調控職能,優化發展環境,強力助推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一是充分發揮財政融資平臺功能,多渠道帶動和集聚社會資本,強力推動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以及重點開發區域的建設進程。通過公資辦融資約2.4億元,先后投入縣城中軸線、工業園區建設、教育、衛生資源整合、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縣城建設回遷及安置等縣重點建設項目,部分項目已完成,效益明顯。二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撥付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449萬元,撥款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資金1,369萬元等,發揮財政投資對戰略產業、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三是大力支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撥付企業挖潛改造資金60萬元,撥付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48萬元;四是撥付旅游專項資金130萬元,培育旅游等消費熱點,拓展國內消費市場。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財政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財政收入總量依然偏小,縣本級可用財力有限,對上級財政依賴性仍然很大;二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縣內企業發展面臨階段性困難,財政收入增長受到諸多不利因素制約;三是鄉鎮經濟發展不平衡,稅源基礎依然薄弱,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四是社會對財政需求不斷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財政服務于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等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09年預算草案

2009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我縣財政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對財政工作的各項要求,認真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狠抓增收節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三農”、教育、衛生、社保等重點領域投入,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和創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堅持依法理財,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加大財政監督力度,提高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根據以上總體要求和我縣經濟發展狀況,2009年縣級一般預算收入擬安排29,486萬元,比2008年收入實績25,418萬元增加4,068萬元,增長16%。收入主要項目的安排計劃如下:

(一)稅收收入20,998萬元,比2008年實績17,794萬元增3,204萬元,增長18%。

1、地方工商稅收類收入19,148萬元,比16,117上年(實績,下同)增加3,031萬元,增長19%。其中:國稅3,993萬元,與去年持平;地稅15,155萬元,比上年增加3,031萬元,增長25%。

2、耕地占用稅及契稅收入1,850萬元。比上年增加173萬元,增長10%。

(二)非稅收入8,488萬元,比2008年實績7,624萬元增864萬元,增長11%。

2009年縣級一般預算收入29,486萬元,加上基金收入3,017萬元、上年結余12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9,501萬元,合計總收入為72,132萬元。

根據“增收節支、統籌兼顧、留有余地”的方針,并結合我縣財力狀況,2009年主要的支出項目的計劃安排如下:

1、加大支持“三農”力度,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安排農林水事務7,563萬元,比上年(計劃數,下同)增加5,455萬元,增長259%,主要是增加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貧困村補助支出以及省市專項追加增加4,058萬元。

2、確保機關正常運轉,維護社會穩定。安排一般公共服務10,898萬元,比上年增加2,760萬元,增長33.91%,主要是薄弱鄉鎮困難補助,稅收征收經費,計生經費等增支;公共安全4,195萬元,比上年增加421萬元,增長11.16%,主要是保障公、檢、法公用經費而增支。

3、保障科教文支出,努力建設教育強縣、文化大縣,提高科技競爭力。安排教育支出17,817萬元,比上年增加2,996萬元,增長20.21%,主要是上級專項追加城市義務教育免學費、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2841萬元以及縣配套資金增加而增支;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40萬元,比上年增加70萬元,增長25.93%;科學技術支出206萬元,比上年增加16萬元,增長8.42%。

4、保障衛生投入,建立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安排醫療衛生支出7,343萬元,比上年增加4,024萬元,增長121%,主要是上級專項追加增加2480萬元,以及由于提高農村合作醫療標準,新增破產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參合人數和醫療保險人數增加而增支。

5、保障社會保障投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499萬元,比上年增加2,530萬元,增長28%,主要是離退休人員調資、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增支,五保、低保和優撫標準提高,以及五保對象和低保對象人數增加而增支。

6、保障環保投入,凈化美化群眾的居住環境,安排環境保護支出294萬元,比上年增加84萬元,增長40%;城鄉社區事務729萬元,比上年增加329萬元,增長82%,主要是市政建設的投入增加而增支。

7、保障各部門事業發展所需,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安排采掘電力信息、糧油物資儲備及金融監督等事務支出530萬元,比上年增加167萬元,增長46%,主要是增加糧食儲備資金;交通運輸支出192萬元,比上年增加123萬元,增長178%,主要是鄉鎮公路硬底化建設資金增加;其他支出6,827萬元, 增加1,432萬元,增長27%,主要是城鄉清潔工程以及縣重點項目支出而增支。

2009年縣級一般預算支出68,433萬元,比上年計劃增支20,407萬元,增長42.49%。加上基金預算支出3,017萬元、上解支出682萬元,總支出為72,132萬元,比上年計劃增加23,677萬元,增長48.86 %。總收總支對比,收支平衡。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

2009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隨著金融危機蔓延和國內經濟困難加重,我縣財政收入的不確定性將會進一步增強,財政收支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一方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燃油稅改革,取消100項收費項目都直接形成財政減收,組織收入工作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財政要不斷加大對教育、農業、科技法定支出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為落實中央擴大內需政策,將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還需安排地方財政收入的1%支援四川災區重建資金,財政支出增長勢頭較為迅猛,支出剛性不斷增強。各種減收和增支因素集中體現到今年,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對此,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各種困難和突出矛盾,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面、深入、系統地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長、保運轉、保民生、促穩定,不斷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

(一)強化財稅職能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密切關注上級財政政策和投資取向,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做好項目對接,加大項目申報和跟蹤聯系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加大財政支持工業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大力支持重點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繼續支持縣產業轉移園等工業園區建設,擴大集聚功能,增強輻射帶動力。綜合運用財稅優惠政策,引導、支持企業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強化經營城市理念,積極拓寬城市建設投融資渠道,多方籌措資金,大力支持中軸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縣城綜合配套功能。積極實施家電下鄉工程,擴大城鄉消費需求。

(二)依法加強征管,努力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實現今年的財政工作目標,完成收入任務是關鍵。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及時分解落實財政收入任務,強化目標管理。加強收入工作領導和調度,密切跟蹤經濟運行和企業經營形勢變化對稅收的影響,加強對重點稅源行業和重點稅源企業的稅收分析,牢牢把握組織收入的主動權,促進均衡入庫。堅持依法治稅,嚴格落實征管措施,加強納稅評估和稅收稽查,推進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規范日常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努力挖潛增收。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增加政府統籌財力。進一步完善財政收入增長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鎮(鄉)和財稅部門組織收入的積極性。

(三)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促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加大“三農”投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進一步做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資金的兌付工作,完善惠農資金“一折通”改革,確保惠農資金及時足額打卡發放。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大力實施高標農田建設、產業化促進、科技示范增產等工程,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安全飲水工程、農村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支持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擴大參保面,提高承保水平。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落實農民職業培訓補助政策,支持開展新型農民培訓和農民工技能培訓,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擴大農民增收空間。

(四)深入推進財稅改革,不斷完善財稅運行機制。一是做好消費型增值稅制度的實施,減輕納稅人負擔,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二是擴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試點范圍,實現對財政資金支付的動態監控。三是進一步完善縣鎮財政體制,充分調動鎮(鄉)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增收節支的積極性。四是繼續推進部門預算編制改革,建立健全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把財政資源更多地用于提供公共服務、保障民生的各項支出,保障重點支出需要。五是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四是繼續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改革,進一步拓展績效評價的范圍,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五是進一步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規范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五)強化各項預算支出管理,加強財政監督,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安全規范。一是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硬化預算約束,從緊控制預算追加,嚴格控制和壓縮公務購車和用車經費、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用、黨政機關出國(境)費用、辦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實行“五個零增長”。集中財力確保縣委、縣政府重大戰略決策和重點項目支出需要,提高對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科技、文化等社會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二是強化財政監督工作。建立健全覆蓋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監督制度,加強對重點民生工程和重大投資項目資金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考評,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效益來,辦惠民之事。 

(六)緩解民生難題,加快推進社會公平和諧。一是加快推進“學有所教”。2009年縣財政安排教育支出17,817萬元,比上年增加2,996萬元,增長20.21%,重點鞏固和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職助學體系,繼續提高中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水平,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二是加快推進“病有所醫”,加快完善城鄉醫療保障制度。三是加快推進“老有所養”。繼續推進鄉鎮養老院建設,改善五保戶集中供養條件;加快研究建立農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四是加快推進“住有所居”。進一步加大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力度。五是加快推進“困有所濟”。落實部分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提標等政策,穩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六是完善和落實扶持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增加職業培訓資金投入,帶動就業。七是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公務員津補貼制度改革。

各位代表,2009年財政運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增收節支的任務十分繁重。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我們將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確保圓滿完成全年預算任務,為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當前位置:
陽山縣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報告
時間:2009-04-01 00:00
來源:陽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返回頂端
微信關注
微信二維碼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粵省事
粵省事二維碼
移動門戶
移動門戶

移動門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阿拉善左旗| 景宁| 工布江达县| 色达县| 柯坪县| 朝阳区| 定结县| 古蔺县| 罗甸县| 莱阳市| 墨竹工卡县| 淮滨县| 左云县| 大邑县| 温州市| 宁南县| 诏安县| 鹤壁市| 苍山县| 成武县| 嘉定区| 沈阳市| 桦甸市| 寿阳县| 莫力| 长治县| 法库县| 花莲县| 忻城县| 蕉岭县| 门源| 阳西县| 鄂温| 广灵县| 南漳县| 永平县| 长顺县| 衡山县| 武胜县| 娄底市| 奎屯市| 田林县| 余干县| 北川| 桦川县| 五指山市| 遂川县| 油尖旺区| 莱阳市| 三明市| 荔浦县| 保山市| 乌鲁木齐县| 宝清县| 盱眙县| 望江县| 芜湖县| 景谷| 安康市| 民乐县| 涪陵区| 莱西市| 静海县| 河池市| 原平市| 沾益县| 铜山县| 镇安县| 正蓝旗| 张家界市| 嵩明县| 桑植县| 杨浦区| 大安市| 合作市| 武冈市| 隆子县| 夏津县| 汽车| 彭山县| 通榆县|